幼儿园大班案例-保护牙齿小剧场.docx
《幼儿园大班案例-保护牙齿小剧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案例-保护牙齿小剧场.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保护牙齿小剧场一、案例背景幼儿园大班幼儿正处于换牙的前期准备阶段,对口腔健康的认知较为模糊。日常观察发现,部分幼儿存在爱吃甜食、刷牙敷衍的现象,家长也反馈孩子刷牙时总是抗拒。为了帮助幼儿了解牙齿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护牙方法,班级教师决定通过幼儿喜闻乐见的小剧场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让幼儿在角色扮演和互动体验中学习保护牙齿的知识。二、案例描述活动前,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小剧场的剧本。孩子们热情高涨,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最终确定了“牙齿保卫战”的故事:主人公小熊因为爱吃糖果又不刷牙,牙齿被细菌“大魔王”攻击,疼得直哭,最后在牙医兔子的帮助下学会正确刷牙,赶走了细菌。教师带领幼儿制作道具,用硬纸板制作
2、牙齿模型、细菌头饰,用废旧布料缝制小熊和兔子的服装。小剧场表演当天,孩子们穿上自制服装,投入地表演起来。扮演小熊的幼儿把贪吃糖果、牙疼的样子表现得惟妙惟肖,扮演细菌的幼儿戴着夸张的头饰张牙舞爪,逗得台下小朋友哈哈大笑。表演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小熊为什么会牙疼?”“我们应该怎么保护牙齿?”孩子们踊跃发言,有的说不能吃太多糖,有的说每天都要刷牙。接着,教师拿出牙齿模型,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幼儿们跟着模仿,用小牙刷在牙齿模型上认真练习。三、案例分析本次“保护牙齿小剧场”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从幼儿的学习特点来看,大班幼儿具有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喜欢角色扮演的特点。小
3、剧场活动以游戏化的形式呈现,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爱好,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教学方法上,活动采用了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讨论剧本,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在制作道具过程中,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表演和模仿刷牙环节则让幼儿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加深了对护牙方法的理解和记忆。此外,家园共育的理念也在活动中有所体现。活动前教师与家长沟通幼儿的口腔健康问题,活动后鼓励家长在家监督幼儿刷牙,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护牙习惯。四、案例反思此次活动虽然达到了预期目标,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剧本创作环节,教师的引导可以更加开放,给予幼儿更多自主创作的空间,让故事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在道具制作方面,由于时间有限,部分道具的精细度不够,今后可以提前规划,预留更多时间让幼儿精心制作。在活动延伸上,除了让家长监督刷牙,还可以开展“护牙打卡”活动,让幼儿每天记录自己的刷牙情况,定期在班级分享,进一步巩固护牙习惯。同时,可以邀请牙医走进幼儿园,为幼儿进行专业的口腔检查和知识讲解,增强活动的专业性和权威性。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健康教育要贴近幼儿生活,采用幼儿喜爱的方式开展,才能真正让幼儿受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大班 案例 保护 牙齿 剧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