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医案-泄泻 .docx
《中医诊疗医案-泄泻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疗医案-泄泻 .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医诊疗医案-泄泻76岁老年男性患慢性腹泻,近10年来每日大便4-5次,质稀澹,色黄绿,纳呆腹胀,畏寒肢冷,脉沉细,舌淡苔薄。此谓脾肾两虚,脾气虚弱,清阳不升,久必及肾,命门火衰,故与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为主方健脾温肾利湿,培土升阳止泻。正胜邪去而获痊愈。本案重在健脾温肾,益气升清,脾健肾温,水湿得运,不至停留体内而成邪。此乃扶正祛邪,以治本为主。黄曲成,男,76岁,1937年4月2日初诊:10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每日大便3-4次,质稀澹,色黄绿,夹杂大量不消化食物残渣。曾到各大医院经中西医诊治,大便化验:未见红白细胞,少量粘液及大量食物纤维,并行肠镜检查:未见异常。察面色萎黄,形瘦神疲,食后
2、腹胀,喜柔喜按,大便澹泄,时见完谷不化,肛门坠胀,纳呆腹胀,腰酸畏寒,诊其脉沉细,舌质淡苔薄。此乃由年高体弱,脾胃功能失调,脾失健运,不能渗化及分清泌浊水谷并入大肠而成泄泻,且久病累及肾阳,火不暖土,脾肾同病。故拟用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为主方。处方:党参18g,炒白术18g,茯苓15g,炒山药30g,木香6g,砂仁6g(另包兑服),仙灵脾15g,补骨脂10g,赤石脂20g,仙鹤草20g,淡附片颗粒6g,炙甘草6g。开水先浸泡半小时,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煎煮10分钟,取汁200毫升,每日3次。日服1剂。共4剂。二诊:服药后,大便次数已减为每日2-3次,质地改善,食欲微增,肛门坠胀未缓解。此脾虚已稍得
3、扶补,但清阳不升仍较突出,故治宜加用升阳止泻之品。处方:原方加升麻15g,石榴皮15g,黄芭20g煎服法同上。服5剂。三诊:服药后,大便次数已减为每日2次,较前成形,稀软便,肛门坠胀感减轻,舌质淡苔白,脉沉细。2诊原方继服月余,现已痊愈。按:本案所患系慢性腹泻,久泻必脾虚,病久累肾,火不暖土,往往脾肾同病,因脾虚为本,重在益火补土,故治疗以健脾运中为主,佐以温肾益火。补脾重用党参、黄英、白术、山药,益火之品则用仙灵脾、补骨脂、附片、赤石脂等温肾壮阳,以先天温养后天。方中仙鹤草为朱良春大师擅用之药,指出本品不仅可以止泻,还能促进肠道吸收功能的恢复,现代药理学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别录载此药:“利五脏肠胃,补血气温中消谷。“方中仙鹤草除有收敛止血之功外,尚有补虚、强壮之妙用。老师批示:患者年老体弱,肾气不足,久病之后,肾阳受损,命门火衰,致脾失温煦,运化失职,水谷不化,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患者慢性泄泻以脾虚为主,当予运脾补虚,辅以温肾健脾,方药随证而施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诊疗医案-泄泻 中医 诊疗 医案 泄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