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5).docx
《“十五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5).docx(4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十五五”时期是县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乘势而上同全国、全省、全州一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也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特编制县“十五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262030年)。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县民族文化富集,地域风情浓郁,世代居住着汉、壮、彝、苗、回等多种民族,民族风俗、民族服饰等都保存着原生态的风格和地域特色,彝族弦子舞、壮族草人舞、弦子制作工艺已进
2、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县土地平整开阔,总耕地面积达220万亩,境内坝子众多,有3000亩以上的坝子35个,其中平远坝子有27.5万亩,是省八大坝子之一。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6.5C,无霜期300余天、光照充足、四季温和。全县土壤有红壤、黄壤、紫色土、石灰岩土、水稻土等5个土类,11个亚类,17个土属,31个土种。其中,红壤性耕地63.4万亩,是蔬菜、三七、水果、花卉等农作物生长繁种的适宜区域。县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战略部署,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调结构、促转型,产业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试验站、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
3、、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省花卉苗木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省草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省热带亚热带种子产业工程中心、省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基地、文山州辣椒研究中心、中(国)-荷(兰)花卉产业双创示范园落地;省第一批专家工作站玉米、辣椒2个专家工作站落户;全州首家三七科技体验馆在成都开馆。县以中康、松南为代表的农业品牌不断提升,“蔬菜”品牌逐渐成为全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一张“靓丽名片”。三七、水果等产业品牌效应日益凸显。(二)机遇挑战长期以来,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放在重要战略位置,而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
4、强有力的政策保障。省委、省政府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战略部署;并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农业发展战略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县2018年被认定为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省农业科技园区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19年被列为省“一县一业”示范县,2025年被列为“高原蔬菜产业集群”建设县之一。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随着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不断融合发展,农业产业政策的持续发力,为发展绿色产业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5、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的战略部署,立足县独特的农业生态资源优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为抓手,以科技兴农为支撑手段,融聚众智、整合资源,突出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着力提高县各民族的农业科技素质和发展技能,努力将县建设成为中国知名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县。创造在文山州、省乃至在全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6、。(二)发展原则1 .突出市场主导。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努力把握国内外市场对县农产品的精准需求,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快发展开放型农业特色产业,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农村经济社会活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2 .坚持生态绿色发展。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把绿色、生态发展作为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 .实施特色产业引路。县农业特色产业,是经过了长
7、期发展积淀,从众多产业中脱颖而出,实践证明具有较好的成长性,和其它产业相比,具有种植面积大、产值产量高、经济效益较好的特点,代表了农业的特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进一步加强特色资源的整合和宣传,坚持特色发展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4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县的资源禀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结合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发展的产业,以差异化、特色化及优势化为导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特色产业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资源潜力,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从而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5 .强化科技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特色产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