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加强制度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聚焦疫情防控、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集群众关切,全面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十五五”期间,城乡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健全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充实,城乡社会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人民
2、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民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民政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健全;民政工作的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一、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改善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水平以统筹救助资源、增强兜底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完善法规制度,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政策落实,到2030年,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在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救助政策健全完备,体制机制高效顺畅,服务管理便民惠民,兜底保障功能有效发挥,城乡困难群众都能得到及时救助。(一)持续巩固兜底保障成效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兜底脱贫工作,健全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密切关注未脱贫人口和收入不稳定、持续增
3、收能力较弱、返贫风险较高的已脱贫人口,以及建档立卡边缘人口。在坚持现有标准、确保低保制度持续平稳运行的基础上,适度扩大低保覆盖范围。严格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二)规范城乡低保救助工作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缩小城乡低保标准差距,推进城乡低保统筹工作。规范低保工作申请审核审批程序,严格执行个人申请、村(居)委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县民政局审批流程,落实政府分管领导、民政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体责任。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充分发挥大数据系统作用,采取资源共享、数据比对、信息核杳等方式,开展低保家庭经济状况精准核对工作,做到精准识别、精准认定
4、、精准救助,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严格落实公示制度,规范公示内容、公示形式、公示时限,确保公示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严防错保、漏保。(三)健全特困救助供养制度推动完善城乡统筹、政策衔接、运行规范、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按照特困人员认定办法,做好特困人员认定和生活能力等级评定;做好特困人员自理能力评估和需求调查评估,分级分类做好照护服务;加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和设施改造,实现有意愿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加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督促照料服务人员认真履行委托照料服务协议,全面落实各项照料服务,照顾好特困人员日常生活。加强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探访,
5、重点跟踪关注高龄、重度残疾等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四)高效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坚持政府救助、社会帮扶、家庭自救有机结合,深入实施临时救助制度,科学制定救助标准,全面开展“救急难”工作,建立化解急难问题的“绿色通道”,精准确定救助对象,优化审核审批程序,完善临时救助方式,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对遭遇重大生活困难的,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提高救助额度。全面建立乡旗(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积极开展“先行救助”,有条件的地区可委托村(社区)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做到发现困难立即救助。(五)编密织牢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网工程加快构建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
6、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的救助制度体系;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不断增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建设。持续推进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简化审批程序,积极推进“一部手机办低保”,方便群众办事;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完善社会救助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完善社会救助诚信机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发基层干部担当作为。二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方位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一)加强老龄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家庭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的政策,建立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创新模式、丰富内容,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力争十五
7、五期间实现乡镇(街道)级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50%,175个村委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覆盖率不低于70%,新增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一家;新建县级失能照护机构,聚焦高龄及失能失智老人照护刚需,有效提升护理型床位占比,不断提高高龄及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护能力,重点为特困人员、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老年人等提供无偿或低偿的托养服务,发挥政府兜底保障作用。(二)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按照便捷、低价、优质原则,推动嵌入式小型多功能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增强综合服务机构日托、全托、老年餐桌等功能,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构
8、建老年人能在家门口享受到的专业养老服务网络。一是加快推动新时代老年幸福食堂建设。以解决居家和社区高龄、孤寡、独居、空巢老年人吃饭难为重点,兼顾解决其他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全面推动新时代老年幸福食堂建设,力争到2030年底,城市社区老年助餐覆盖率达100%;二是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以户为单位,支持对全县有改造需求的居家老年人现有住宅实施家庭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居家养老环境。到2030年底符合条件并有家庭适老化改造意愿的老年人家庭完成改造覆盖率达70%。三是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社区高龄、重病、失能、部分失能以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民政 事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