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度路径的战略管理分析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docx
《基于制度路径的战略管理分析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制度路径的战略管理分析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基于制度路径的战略管理绪论之所以强调制度路径对于战略管理的重要性,最早的想法发源于一场争论。这场争论在中国经济学界相当有名。争论的对立双方分别为杨小凯与林毅夫。杨小凯认为中国未来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在于制度创新。林毅夫则认为,中国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对比较优势的利用。我们知道,比较优势建立在资源禀赋的基础之上,着眼点在于国际范围内的竞争与合作;而制度创新的要点在于减少内耗,提高效率,促进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前者主要指向外部,强调开放竞争;后者主要指向内部,强调变革维新。I笔者认为,杨小凯、林毅夫的两种不同说法其实是可以讲到一块去的,但杨小凯的观点更有道理。因为,只要把制度理顺了,不同的经济主体自然而
2、然地就会利用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间的竞争合作。换言之,制度创新是更为根本的战略,尽管它可能不涉及具体的战术方案、行动策略,也没有对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进行分析。传统经济学通常默认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人们需要做的是促进分工、专业化、交易,优化资源配置。2沿着这种思路,我们可以推出“利用比较优势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方案。这就类似于一家公司的根本战略是“利用低成本、差异化、技术等优势参与行业竞争“。一一当然,这儿的“公司”是国家,“行业竞争”就是各国的竞争。但在现实世界中,不少国家的制度尚未完善。因此,对于它们来说,制度创新战略的重要性可能不逊于传统的竞争战略。做为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国家
3、,中国可以归入它们的行列。由于管理学与经济学的差异,也由于企业与国家的差异,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企业战略只能是有关制度变迁与创新的战略。企业竞争,通俗地讲,主要就是指与其它企业较量,就是比较优势、劣势,再而角力;企业战略,就是企业选择“扬长方案”或“避短方案”,或者是同时“扬长避短”的计划方案。笔者认为,现有的企业竞争战略更多地还是遵循如下“比1注1:参见杨小凯的文章后发优势与为什么工业革命在英国而不在西班牙发生。2注2:参见盛洪新制度经济学家和他们的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的一点思考等文章。较优势”模式:对企业资源、能力、环境等要素进行分析,再与竞争对手作比较,看清自身长短,再而选择突破方向、
4、扬长避短。在这个模式中,制度因素通常不会被单独拿出来分析,并被有意无意地忽视着。细究其中原委,也与传统经济学忽视“制度变量”相似:西方企业制度通常较为完善,故而默认它们不需要再有变迁、创新了。但笔者认为,对中国企业来说,制度因素非常重要,不可或缺。对于西方现代企业来说,制度也远没有想象中完善。俗话说,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这儿的“标准”也可以替换成制度。它包括行业规则、行业标准、企业文化等。制度含义本身就包括了“执行”的意思,就是执行着的机制,不被执行的“制度”没有约束力,事实上不属于制度范畴。制度优势是可持续的、可传承的、可自动更新升级的竞争优势。只有持续优化流程,
5、改进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控制度,建立并积淀卓越的企业文化,掌控、引领行业规则,才可能成就百年长青的基业。在200多年前,美国的建国先贤们讨论的不是谁当总统,他们思考的是:“我们能够创建什么样的程序,使国家在我们死后仍然能拥有很多优秀的总统?我们希望建立哪一种长治久安的国家?要靠什么原则建国?国家应该如何运作?我们应该制定什么指导方针和机制,以便创造我们梦想的国家?”3显然,这些人最关心的正是制度。一一制度可以是仅次于持续盈利的终极目的。人,生而逐利,企业又何尝不是?动机大家都有,关键是如何引导、约束,以求为企业所用。就工商业与经济而言,利益关系是各种关系之本。制度有助于理顺利益关系,减少各种交
6、易成本,超越某位企业家、某个竞争对手、某个产品、某块市场、某项技术,超越某时某地的战术、策略,奠定企业中长期健康运行的基础,“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说句比较绕嘴的话,制度战略是比竞争战略更像战略的根本性战略。一一换言之,制度可以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路径、工具。本文标题为“基于制度路径的战略管理”。它意味着:战略前,需要分析制度;战略中,需要有与制度相关的方案与反应,这种方案或反应不仅要有助于企业维护中短期内的竞争优势,还要有助于企业掌握行业标准、决定行业游戏规则;战略后,需要有制度来保证它的执行。本文想要表述的就是战略管理这辆“车”如何在制度这道“路径”上“奔跑”,它不能出3注3:
7、参见基业长青,转引自中国人民大学吴春波朴素的企业文化与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轨,也无法背离道路限定的方向。第1章战略、制度与新制度经济学1、战略的概念及战略管理学介绍为了更好地理解战略与制度的关系,明晰本文讨论的背景与语境,我们首先引入教科书上对战略的概念定义。托马斯汤普森与斯蒂克.兰德认为,战略是一种精心策划和有特定目的的管理行为方案;它作为一种对预期到的发展趋势和新的竞争压力的一种必需的反应。4由以上定义可知,战略包含两个方面:“管理行为方案”与“必需反应”,前者是后者的具体化,后者是产生前者的原由;它区别于其它方案与反应的特点是“精心策划并且有特定目的“;它的目的是“顺应趋势”、“迎接竞争”
8、。就中文使用习惯而言,战略是长远策略,与短期内的战术不同,即:战略通常得坚持较长的一段时间,比如23年以上。在做出战略方案、战略反应之前,先需要进行战略性思考与分析。德鲁克曾提出企业的三个思考:第一个问题,我们的企业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我们的企业将是什么?第三个问题,我们的企业应该是什么?徐二明教授认为,战略性思考与分析要面对三个重大的问题:1、企业现处何处;2、企业要走向何方;3、企业如何做到这一步。5第一个问题是分析现状,第二个问题是看清趋势、找出竞争对策,第三个问题有关实施与执行。徐教授还在战略分析案例陈述指南中指出,战略分析要考虑公司背景、公司远景、主要公司目标,并进行行业分析、行业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制度路径的战略管理分析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 基于 制度 路径 战略 管理 分析研究 工商管理 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