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报告.docx
《关于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报告0.弓I言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部署,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1。农业特色产业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和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升级的重要路径2,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3。农业特色产业立足于独特的资源禀赋4,以特定的消费需求为导向,有助于激活和丰富乡村产业新业态5,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补短板”“创优势”的关键一环,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重要途径。当前各地正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将地方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持续培育壮大特色高效农业,因地制宜促进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而赋能乡村振兴。从
2、现实发展情况和已有理论研究来看,农业特色产业由产业、生产和经营3个现代化体系有机组成6,其高质量发展既要立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也要建立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框架之下7,通过要素之间的联动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全产业链的优化,最终实现富民增收。对此,学界从不同角度对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进行了研究。杨倩认为打造特色产业,带动乡村产业兴旺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实现振兴发展的普遍选择8;何龙斌认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够助推乡村产业振兴9;刘宽斌等认为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将成为破解传统农业发展困境、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10。基于相关研究认识,本研究以某某茶产业的发展实践为研
3、究样本,系统梳理发展过程中的创新做法,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查找不足,从创建高端品牌、加快科技研发、打造全产业链条等方面深入探讨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1.某某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某某绿茶”作为某某市规模最大、基础最好、潜力最强的农业特色产业,是最有条件做大做强的一项富民产业。经过“南茶北引”的实践探索,某某茶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优、从优到特的发展蜕变,某某也成为某某省茶叶主产区和我国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优质绿茶生产基地,与韩国宝城、日本静冈并称为“世界三大海岸绿茶城市”。一片小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茶产业已经成为某某市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增加农民
4、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载体11o1.1坚持科技驱动,创新发展,把技术支持作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1.1.1大力推进茶树育种技术革新茶树性喜温暖、湿润,“南茶北引”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冻害和旱灾,尤其是冻害。培育北方抗寒茶树良种,是解决茶树冻害这一北方茶叶生产难题的根本办法。茶科研人员为补齐产业短板,发扬坐“冷板凳”精神,筛选出30多个茶树抗寒种质资源,终于育成鲁茶1号、鲁茶2号等4个抗寒茶树新品种,可抵抗连续6天-10C严寒,能有效降低因越冬保护导致的高生产成本问题;引进一批较为抗寒的无性系茶树良种,研究熟化无性系茶树种苗繁育技术,茶树嫩枝杆插快繁技术纳入某某省主推技术,建立5处茶树种苗
5、繁育基地,提高了本地种苗繁育供给能力和无性系茶树种苗种植成活率。1.1.2实施质量安全智慧溯源早在2014年,依托物联网技术,某某就建立了某某省首个茶叶质量监测追溯平台一一某某绿茶监测追溯信息查询平台。2021年,某某绿茶“一码”溯源管理系统上线,对某某绿茶实施二维码数字化全程跟踪与溯源管理。之后为解决部分鲜叶农残超标、外地鲜叶流入某某市场冒充某某绿茶等问题,创造性提出“溯源电子秤+惠农卡”模式。茶农凭惠农码出售鲜叶,收购商凭码收购,实名制交易、即时结算、闭环管理,实现了“谁卖、谁收、谁加工、谁销售”的电子化溯源,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建立起了从“茶园”到“茶杯”的质
6、量安全溯源体系。1.L3不断推动茶园智慧管理为解决传统农业合作社难以对农户生产行为进行全程监督管理的难题,充分利用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依托岚山区农高区建设了茶产业大数据平台。通过在线远程监控功能,实现从茶园管理、鲜叶收购、生产加工、线上销售全链条信息化、智能化监控管理。融合大数据分析、云处理等技术,搭建茶园可视化管理平台,实现智能除虫、智能洒水、智能除霜、检测残留物等自动化种植,实时调度茶叶生产和采摘,完成定期反馈,实现管理智能化升级。2023年,某某精制茶加工“产业大脑”入选某某省首批“产业大脑”建设试点,通过数据汇聚和数据治理,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贡献“数智力量”。1.2实现
7、互利共赢,协调发展,把联农带农作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1.2.1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只有基层党组织真正发挥作用,才能有效利用各项资源、有效保障各种利益,加快主导产业的发展12。某某市以“惠农”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强化对茶产业发展的有效引导,把分散的群众组织起来,把零散的资源整合起来。最早开展托管服务的巨峰镇后山北头村,按照托管面积,村集体每年能获得企业所支付的78万元“生产经营大礼包”,彻底扭转了村集体“空壳”“负债”的局面,“后进村”变成了优秀的“后劲村”。1.2.2充分发挥茶农的内在主动性个体主动性意味着自我驱动、积极行动以及长期导向、愿意并且能够克服障碍
8、13o因此,茶产业要长远健康发展,必须充分激发茶农的内在主动性。在协议茶园托管模式下,协议茶园不直接流转,仍由茶农管理,企业只收购质量达标的鲜叶,达不到企业标准的鲜叶只能由农户低价售卖。按照标准质量进行管理的茶农更有“赚头”和“甜头”,促使茶农主动提升茶园管理和鲜叶质量水平,提高了茶农的生产管理积极性。1.2.3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地域性特色富民产业的培育过程中,找准市场方向是产业成功的第一步14。企业负责提供科学种植、采摘管理、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标准化服务,代替传统的合作社、家庭作坊自炒自销,统一收购、统一检测、统一销售,形成“你生产保质量、我销售提品牌”的利益联结新方式,有效解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农业 特色产业 质量 发展 乡村 振兴 实践 探索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