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docx
《“十五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docx(7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为贯彻落实省“十五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特编制此规划。第一章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十五五”时期是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第一个五年,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第一节发展基础“十四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历史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2、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上级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推动农业农村跨越式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跃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为全面开启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始终把抓好粮食生产摆在首要位置,以“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提质量”为重点,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完成“两区划定”任务,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55万亩,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不断改善。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280吨以上,牢牢扛稳了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抓好生猪生产,“菜篮
3、子”产品供应充足。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成效明显。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22家,其中省级39家、国家级3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得到进一步规范,培育和发展市级以上示范社92家、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72家。抓好实佳面业、长兴蜂业、世纪香食用菌、盛田三粉、众品畜牧制品等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长葛市石象镇、鄢陵县望田镇、建安区五女店镇等3个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打造“三链同构”新样板。农业农村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64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39.4%o
4、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资产量化、股份合作制改革全部完成,2357个村取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证书。农业综合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加快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建成各类益农信息社服务站点1824个,县级运营服务中心5个。推动现代农业机械化,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积极发展“智慧气象”,建成10个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14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区域自动气象站实现了乡镇全覆盖。高素质农民培育成效明显。农民负担监管实现常态化,农民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农产品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农产品样品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高于同期国
5、家、省级平均水平。6个县(市、区)全部通过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验收。农业标准化水平持续提升,创建省级以上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31个,认定绿色食品3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5个,“三品一标”认定产品生产面积近95万亩。试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加强食用农产品追溯管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卓著。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市19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累计脱贫5.76万户18.58万人。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1.5亿元,实施扶贫项目3276个,培育带贫主体154家,带动贫困群众19326户。建立和设置兜底机构186个,完成危房改造11752户,全市贫
6、困群众基本医疗参保率、参保补助率、行政村卫生室和合格村医覆盖率均达到100%,“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落实。金融扶贫累计(包含企业贷)贷款25.83亿元,覆盖带动3.22万户贫困户。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708.1元,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加快农村道路、饮水安全、电网改造、大中型沼气、通信宽带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村庄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覆盖率32.8%,累计完成户厕改造27万户。加强农村社会治理,90%以上的村庄建立了以“一约五会”为主的群众自治组织,全市各级文明村镇覆盖率达至U45%。第二节面临形势全面推进社会
7、主义现代化建设,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加快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我市发展机遇与问题挑战并存。发展机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更多政策红利。随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逐步深入,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财政、金融、土地、人力等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提供强大的政策保障。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巨大前景空间。是全省唯一的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为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难题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时机。城乡关系由二元结构向
8、加快城乡融合发展转变。当前,我市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54%,城镇化率达到54.13%,实现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历史性变化,进入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郑州大都市圈建设以及郑开许“黄金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推进,将进一步改变我市城乡关系,加速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带动乡村加快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深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城乡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加快优化升级,对绿色、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倒逼农业结构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互联网+”催生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乡村 振兴 农业 农村 现代化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