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docx(5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前言“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二个五年。是开创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关健时期,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决策部署,推动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根据省民政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市“十五五”民政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县民政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本规划主要阐述规划期内政府对民政事业发展的战略意图和施政方向,明确民政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2、,是制定相关政策和安排重点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本规划以2025年为基期,规划期为2026年一2030年。第一章现状背景一、发展现状“十四五”期间,县民政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全力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把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要求的落到实处。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克服新冠疫情的影响,攻坚克难,全面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创新,全面实施民政事业发
3、展“十四五”规划,县民政事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取得良好成效。(一)基本保障有力1 .兜底保障进一步强化。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特殊贫困人口精准发力,加快织密筑牢民生保障安全网,实行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着力强化对老弱病残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做到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对经济状况改善并符合条件的给予延保渐退期。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2018年开始全县城乡低保标准实行一体化,农村低保标准由家庭年人均收入3960元提高到6456元,全县累计4738户8549人纳入城乡低保,低保覆盖率达到1.55%,实现城乡低保“保基本”。进一步规范特困供养工作,2017年开始城
4、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实现城乡一体化,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2016-2025年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25998.26万元(其中:城乡低保资金13200万元、特困人员资金7093.07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4022.3万元、临时救助1682.89万元)。2 .福利慈善事业进一步做实。实施儿童关爱专项行动,切实贯彻落实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着力打造学校、家园、社会3个关爱“平台”;加强动态管理,完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和数据,2025年底全县农村留守儿童1014名,全部落实了监护人。全面落实高龄津贴、营养补贴、银龄安康保险和低保、计生特殊
5、家庭完全失能老人护理补贴制度,不断健全完善留守老人关爱探访制度,切实提升居家社区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2016-2025年,累计发放高龄津贴2065万元、完全失能老人护理补贴26.5万元、孤儿救助保障金178.2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保障金61.3万元。县残联对全县残疾人残疾等级的重新核定,按照有进有出、有增有减的原则,确保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资金发放工作“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做到应补尽补。2016年到2029年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护理补贴两项补贴共计4022.3万元。不断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强化责任落实,救助管理机构长期滞留无户口人员户
6、口登记工作全部落实,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拓展覆盖到临时遇困人员,2016-2025年累计救助1665人次。做好福利彩票事业、规范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提高社会公信力。3、深化临时救助制度改革广泛开展临时救助政策宣传,规范申请受理、审核审批、救助方式,有效解决城乡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问题。建立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进一步分类优化“急难型”和“支出型审核审批程序”,将3000元以下临时救助审批权限全面下放至乡镇,提高临时救助资金使用率。2016年到2025年全县发放临时救助金1682.59万元,实现临时救助“解急难”。(二)社会治理能力显著增强L基层治理务实创新全面推行“四
7、议两公开”“六要”群众工作法,建立健全议事、协商、决策制度和机制,落实民主决策、民主协商;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务公开、民主评议、问责制度和机制,落实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按照社区党建“四有三创”工作要求,在全县推广福州市军门社区工作法,城乡社区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不断推进。汀洲镇中心办社区被民政部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同步开展,2018年顺利完成290个村委会、9个社区居委会的换届选举,137个村实现“一肩挑”(占比47%),9个居委会实现一肩挑(占比100%),新任班子综合素质明显提
8、升。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市“两力、”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十七条措施等文件精神,实施城乡社区治理专项行动,统筹推进民政领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重点工作落实。推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指导全县所有村(居)委会完成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的修订。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城镇社区覆盖率达100%、农村社区达91.3%0着力加强和改进乡镇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城乡社区得到贯彻落实。指导全县所有乡(镇)都设立乡(镇)服务中心,所有村(社区)设立社区服务站,让群众办事更方便,反映诉求更通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民政 事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