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目录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1-()发展基础1一(二)面临形势3-二、总体要求4-(一)指导思想4-(二)基本原贝1-5-(三)发展目标6-三、重点任务-8-(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8-(二)完善与“一核一辅多带”相配套的教育布局12-(三)构建优质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15-(四)推动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培优及高等教育优质发展17-(五)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20-(六)着力优化校长教师队伍发展体系22-(七)完善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保障25-(八)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28-(九)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31-四、保障措施34-(一)强化组织保障3
2、4-(二)完善跟踪机制35-(三)优化发展环境35-“十五五”时期是茶乡在新的起点上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关键五年。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建设教育强县,依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省“十五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市“十五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并与其他专项规划衔接,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十四五”时期,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全县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县、开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新征程,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奠定了坚
3、实的基础。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成立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充实县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全面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理顺学校党组织隶属关系,全县114个学校党支部均划归教育系统党委领导和管理。以“清溪杏坛党旗红”和“党员名师双培养”为核心,构建党建推动教育发展引擎。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大师德师风监管与惩治力度,建立党建挂钩联系制度,健全党建闭环督查机制。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达98.1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5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4.0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1虬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年,新增劳动力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60%。教育事
4、业发展各项主要指标稳步提升,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大幅提高。学前教育公办率、普惠率大幅提升,分别达到54.84%、96.81%,超额完成省定指标任务要求。通过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评估认定的初中、小学分别达60%以上、50%以上。明德特教学校通过省级特教学校标准化评估。省级达标高中13所,其中一级达标高中2所,示范性高中1所。华侨职校获评国家级示范校、国家级重点职校,2所中职学校入选省“双高”建设计划。教育公平有力推进。政府购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服务。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督导验收。全面实施残疾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义务教育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8%。全县基础教育
5、随迁子女在公办校就读比例达100%。教育脱贫攻坚有效落实。严格落实“公民办学校同招”政策,实现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产教融合持续深化。着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建设省级以上对接产业的各类学科和专业(群)16个,基本覆盖我县重点产业领域,建有29个实训基地,每年开展培训9500人次。开展19个“1+X”证书制度试点、3个省级“二元制”和现代学徒制试点,基本覆盖我县技能人才紧缺领域。教师队伍活力持续增强。对接落实人才“港湾计划”,实施中小学教育“领航团队”培养工程,遴选培养省、市、县级名师35名、名校长19名,“领航团队”成员18名,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346名;建设省、市、县
6、名师(名校长)工作室19个。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强化正向激励、反向约束和导向引领,实施师德负面清单制度。教育保障不断优化提升。全县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达90亿元,年均增幅达6.98%。实施第二轮城镇中小学扩容工程,累计投入18亿元,完成110多个学校新改扩建项目,新增学位6万个,有效解决进城群众及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问题。建成“三通两平台”,全县学校实现班班配置教学一体机、校校配备录播教室,校园网络带宽达到100M以上,所有教师均开通网络学习空间。(二)面临形势“十五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我省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篇章、推进万亿城市再出发的战略机遇期,也是
7、我县蝶变跃升、争先晋位的关键突破期,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迈入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需求日益增长,教育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利益主体更多元,利益需求更多样,迫切要求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和水平,增强优质教育供给能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更加迅猛,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前所未有地融入学习生活,亟需探索和应用教育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和新手段。未来五年,将继续面临进城务工人员在职教育培训提升及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压力。我们要增加公办普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推动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学段扩容增量,解决大城区学位供给不足和大校额、大班额等问题。同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教育事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