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篇)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发言材料汇编(新质生产力).docx
《(17篇)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发言材料汇编(新质生产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篇)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发言材料汇编(新质生产力).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17篇)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发言材料汇编(新质生产力)目录1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王志刚:“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调研情况12 .全国政协常委张雨东: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23 .全国政协委员王怀民:推进我国开源创新高质量发展34 .全国政协委员乔红: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聚散协同”效能45 .全国政协委员齐向东:实现新质生产力跃升抓创新更要抓安全56 .全国政协委员陆建华: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67 .全国政协常委冯正霖:创新引领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78 .全国政协委员孙俊青:加强科技项目与示范工程有效衔接89 .全国政协委员赵宇亮:补齐科技产业创新链短板910 .全国
2、政协常委杨杰:聚力新一代通信技术创新1011 .全国政协委员林罡: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工工12 .全国政协常委张兴海:科技创新驱动新能源汽车向“新”而行1213 .全国政协常委何志敏:加快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1314 .全国政协委员张平文:助推区域发展向“新”提“质”1415 .全国政协委员赵长禄: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提供人才科技支撑1516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曹雪涛:加快建立卫生健康领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机制1617 .全国政协委员曾一春:以人才引领和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发言材料汇编(人民日报,2025年5月15
3、日)“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调研情况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王志刚为做好会议筹备工作,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成立“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题调研组。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各地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展现出蓬勃态势,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呈现几个主要趋势: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加速升级改造,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越来越多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科研组织模式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在调研中我们也认识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关注原创性不足制约发展、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等问题。为此建议:加快开发一批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应用场景。企业在人工智能和低空经
4、济领域的场景需求较大,需要加强开放场景建设,吸引企业参与,促进技术与市场结合。进一步强化企业在重大科技任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加企业牵头重大项目比例,深化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建设,改革以专家为主的评审模式,增加企业在最终评审中的发言权。研究出台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政策举措。形成适应前沿技术发展和国家科技战略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学科设置机制,发挥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的人才培养功能,加快引进高端人才。更好发挥政府的组织者作用。做好政策协同,加强创新资源的统筹布局,重点营造规则公平、机会公平、权利公平的科技创新生态,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全国政协常委张雨东为加快
5、推进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建议:聚焦化学智能、高能物理、生物育种、新药创制、生物结构、材料科学、地球科学、量子科技等领域,瞄准算力、模型等部署科研攻关任务。推进关键领域重大应用场景落地。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选取具有高价值与规模化潜力、具备“人工智能+”的条件和优势的集成电路、生物科技、未来能源、脑机接口等领域作为重点应用场景。营造良好创新发展生态。打破学科模型“烟囱林立”现状。强化学科交叉融合与复合型人才引育,将国家需求融入引人育人全过程。积极倡导开源创新,进一步降低人工智能的使用成本。制定出台引导性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化应用。通过认知科学、算法创新与工程实践的深度整合,建立跨学科
6、研究平台,推动基础理论突破与产业场景落地。推进我国开源创新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王怀民开源创新,旨在通过开放软件源代码吸引更多创新者共同开发软件系统,形成社区生态。为推进我国开源创新高质量发展,建议:支持中国原生开源项目发展。鼓励各类创新主体探索基于我国原生开源项目实现市场化的策略机制。鼓励中国开源创新联合体发展。在实践中完善我国开源创新公益基金会的制度机制,为开源社区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基金支持。鼓励数字技术类学会、协会、商会等社会学术组织开发各类开源创新服务项目,在实践中完善我国社会组织服务开源创新的制度机制。提升中国开源服务平台的建设水平。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引导作用,汇聚和调配我国各类主
7、体在各地建设部署的算力资源,提供“云际”算力资源调度服务,协作共建共享更高水平的开源平台。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聚散协同”效能全国政协委员乔红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聚散协同”效能,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践行使命的关键步骤之一在于构建核心技术底座,关键模式之一在于实现“聚散有效协同”。“聚”是通过人才和技术的集聚,形成核心技术底座。“散”是将技术力量散发到国家的各行各业,形成新的技术增长点和产业爆发点。通过“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模式,形成“源头重大创新一核心底座构建一产业落地应用”的良性循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7 全国政协 专题 协商会 发言 材料 汇编 生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