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docx(5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前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是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十四五”以来,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高水平完成“十四五”时期的科技创新发展目标,各项指标大幅增长,科技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效显著,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新时期,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全球竞争愈发激烈,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科技创新能力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将抢占前沿科技制高点上升为国家战略。全球新一轮技
2、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颠覆性技术全面爆发,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型经济形态加速发展。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需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面向“十五五”,市要认识新特征、把握新形势、应对新挑战、抢抓新机遇,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发挥好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首要支撑,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调整,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奋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出彩的绚丽篇章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依据省”十五五”科技创新和一
3、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远景目标纲要等要求,制定本规划。第一章基础与形势“十四五”期间,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强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持续强化自主创新与政策先行先试,推动创新水平快速提升。“十五五”时期,市进入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应积极抢抓新机遇,沉着应对新挑战,塑造追赶超越新动能。第一节“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基础优质创新资源加速集聚,支撑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教资源供给能力不断提高,截至2025年底,拥有65所普通高等学校、134家科研院所;2025年高校在校大学生(含研究生)119.83万人,居全国第三位。高端创
4、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25年底,累计建成各级各类研发平台3680个,其中,国家级研发平台56个。建设各类新型研发机构43家。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引进境内外高层次人才1042名、项目团队413个。科技创新投入日益加大,高质量创新成果加速涌现。创新投入持续加大,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达276.7亿元,较2015年增长L37倍,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2.31%o创新成效显著增强,2025年,专利授权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为50224件和16.7件。高水平创新成果加速涌现,“十四五”期间,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1项。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快速增长,2025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12.
5、8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60%。企业主体地位持续强化,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显著增强。创新型企业加速集聚,截至2025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2922家,较2015年底增长5.6倍,科技型企业达7846家。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凸显,全市企业研发经费、研发人员占全社会总量的比重达80%。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培育形成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集群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等两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市初步形成“众创空间一科技企业孵化器一创新创业综合体”的孵化链条,孵化载体数量从2015年底的31家发展到2025年底的255家。构建完善“投、保、贷、补”四位一体的科技
6、金融政策链条,强化科技金融支撑。组织开展“郑创汇”“强网杯”、世界传感器大会等品牌活动。围绕企业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科技金融结合等关键环节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在同类城市中率先出台新型产业用地政策并开展试点,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持续优化科技创新布局,推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市以自创区带动全市创新发展,自创区汇集了全市超过70%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高新区创新引领作用凸显,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9.43%,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市比重超过38%,高层次人才数量居全市之首。科技创新支撑城市建设,社会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智慧”加速建设,基本完成城市大脑一期建设,搭建
7、了城市级六大基础平台。加强社会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28项,获得授权专利811项。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累计选派133名科技特派员进行指导,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21项,获得发明专利58项,推动农业与科技紧密结合。与国内科技创新先进城市相比,市整体创新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高端创新资源集聚不足,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二是创新型市场主体培育不足,以企业为主的创新体系有待完善;三是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低,创新对产业发展牵引力不够;四是创新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有待优化;五是区域创新布局不协调,创新国际化发展深度不足;六是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突破不足,制度的开放包容性有待加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科技 创新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