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一课突破思维定式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思维定式的概念和影响,了解突破思维定式的重要性。2 .通过案例分析和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突破思维定式的能力。3 .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尝试新方法,培养创新思维。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思维定式的影响,掌握突破思维定式的方法。4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突破思维定式的方法,培养创新思维。三、教学过程1.导入(开心吧)展示奇怪的等式,如“1+2=1”“3+4=1”等,让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这些等式成立。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当我们突破常规思维时,这些奇怪的等式可能
2、就会有合理的解释。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一一突破思维定式。5 .观景台毛毛虫的实验讲述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做的毛毛虫实验,让学生思考毛毛虫最终的结局会是什么。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毛毛虫由于思维定式,一直在原地转圈,最终可能会饿死或累死。小乌鸦喝水竞赛讲述小乌鸦喝水竞赛的故事,让学生猜猜看老乌鸦会判定第几只小乌鸦为冠军。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第三只小乌鸦运用了创新的方法,既省时又省力,可能会被老乌鸦判定为冠军。6 .回音壁组织学生完成填空:毛毛虫导致毛毛虫最终结局的原因是什么?这种思维的弊端是什么?第三只小乌鸦运用的方法是什么?这种思维的优势是什么?学
3、生独立完成填空后,小组交流分享。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思维定式的弊端和突破思维定式的优势。7 .成长树教师讲解思维定式是创新的主要障碍,在学习过程中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尝试新的方法,也许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收获。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存在思维定式,如何突破。8 .突破思维定式大比拼让学生完成表格,对比自己在记笔记、遇到难题、学习疲惫、考前紧张等方面原来的做法和现在突破思维定式后的做法。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后,小组交流分享。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表格进行展示和点评,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尝试突破思维定式。9 .力口油站动手动脑活动:请学生与家人或朋友一起探索,将一张A4纸穿过身体,要求不能将A4
4、纸剪断或撕断。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尝试不同的方法。活动结束后,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方法,并分享在活动中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过动手动脑活动,可以锻炼我们突破思维定式的能力。10 拓展让学生课后收集更多突破思维定式的案例,并与同学分享。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尝试突破思维定式,培养创新思维。11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突破思维定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尝试新方法,不断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12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思维定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了一些突破思维定式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思考和发言。但在引导学生将突破思维定式的方法应用到
5、实际生活中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突破思维定式的意义和价值。第二课内在动机更持久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的学习动机,区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2 .引导学生理解内在动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激发内在动机。3 .通过故事和活动,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持久性。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掌握激发内在动机的方法。4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运用激发内在动机的方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持久性。三、教学过程1.导入(开心吧)教师引导:“同学们,学习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任务,而学习动机则
6、是推动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学习动机,首先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为自己的学习动机从1到10打分。1分代表不能产生持久动力,10分代表最强的学习动力。学习动机有让家长满意、改善家庭生活、得到老师的表扬、获得更多荣誉、收获更多友谊、解决难题之后的成就感、考上满意的学校、成为知识丰富的人、实现自己的理想等。”学生进行打分,并简单分享自己打分的原因。5 .观景台讲述王阳明小时候的故事人生第一等事。提问学生:“王阳明认为人生第一等事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接着提问:“在王阳明坎坷的人生路上,是什么支撑他最终有所成就的?”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王阳明把做圣贤视为人生第一等事
7、,在他坎坷的人生路上,是他对理想的坚守和内在的动力支撑他最终有所成就。6 .回音壁让学生结合刚才的故事思考并回答两个问题:王阳明是如何对待自己认定的理想的?在王阳明坎坷的人生路上,是什么支撑他最终有所成就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内在动机的持久性和重要性。7 .成长树学习动机大搜索:“不同的学习动机会引发不同的学习行为,带来不同的学习效果。同样的学习行为或学习效果可能来自不同的学习动机。现在请同学们在花瓣上写出自己的学习动机,越多越好。”学生完成后,小组交流分享。学习动机分类:教师引导学生区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将花瓣上的学习动机进行分类。给发动机加油:“同学们,你好比是发动机,学习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上册 心理健康 教育 教案 教学 设计 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