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docx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目录一、规划背景1()发展基础1(二)发展形势4二、总体要求5(一)指导思想5(二)基本原则6(三)发展目标7三、重点任务7(一)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7(二)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诊疗能力8(三)完善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8(四)提升中医药服务保障能级9(五)高质量推进中医医改9(六)鼓励社会办中医9(七)打造高素质中医药特色基层人才队伍11(八)进一步培育发展中医药产业H(九)促进高水平中医药文化传播12四、保障措施13(一)强化组织领导13(二)加强政策引领14(三)支持项目建设14(四)强化法治保障14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r中医药工作重要指示,根据中
2、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精神和健康行动(2019-2030年)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部署,根据我区中医药发展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下,区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多部门联动,统筹推进,在医疗、保健、文化、科技、产业等领域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不断健全。我区枳极争取,加大对中医药事业发展投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2020
3、年,总投资约2500万的河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运行,该中心中医科业务用房占整个中心的五分之一;争取约56万元财政资金加强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中医馆建设及村卫生室中医药设备配置。截至2020年底,我区有三级甲等中医医院1所,二级甲等中西医医院1所,社会办中医诊所21家。我区IO05的综合性医院(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医院(市红十字会医院)和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卫生院(1家)设有中医科,建成中医综合服务区(即中医馆),10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全区中医执业类(助理)医师545名。我区已基本建立起以中医医疗机构为龙头和支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院、
4、村卫生室为主体、社会资本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我区基本建立了层级分明、中医特色明显的中医重点专科群。市级中医医院拥有5个国家中管局重点专科(脾胃病科、治未病中心、脑病科、骨伤科、肾病科)、2个区级重点专科(肿瘤科、妇产科)和1个市级重点专科(普外科),名医工作室3个。我区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走在前列。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2017年市妇幼保健院成为具有相当影响力、优势明显、技术辐射力强的全国妇幼保健中医药适宜技术(专病)培训基地,2018年获批全国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妇儿中医技术进修培训中心
5、。多措并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一是引导优质的中医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在选择承办医院的时候,将中医药资源作为重要考虑因素,我区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由中医类医院承办或以中医科为主要承办力量。二是充分利用紧密型医联体的作用,借助三甲医院的资源优势、专家优势,优化配置医疗资源,发挥承办医院和牵头医院的主导作用,建立中医名医工作室,引导医院人员下沉基层并主动对基层人员进行培训,基层中医药技术水平进一步增加,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三是加大基层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抓手,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为契机,每年投入数万元对基层医务人员(包含中医师、护
6、士、村医、临床医师)进行中医药相关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将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与家庭医生服务相结合,开展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截至2020年,辖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类别医师(含助理)52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2人,中级30人,初级及以下20人。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总数的比例达53.6%。中医类别全科医生16人,占基层全科医生的比例达到44.4%,达到城乡每万居民约有089名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远超“卜三五”行动计划04-0.6名标准)。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中医诊疗量占比稳步提升,2020年基层
7、中医诊疗人次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总量比例达40%(国家要求30%)o中医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较高收益,放大了医改惠民效果,为探索医改的“中国式解决办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配套制度落实。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关于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有关规定,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我区将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诊所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根据行政审批工作要求,进一步简化中医诊所备案流程和材料要求,缩短中医诊所备案办理时间,对材料齐全且符合备案要求的当场发放中医诊所备案证o截至2020年,共受理备案中医诊所10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及壮族自治区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
8、理实施细则要求,2018年首次开展考核报名和审核工作,我区17人报名考试,最终4人考核合格(市19人合格)。中医药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每年积极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一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通过展览展示、健康咨询(义诊)、互动体验、健康讲座、科普资料发放等方式,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群众养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生活习惯。枳极推进中医药文化进入校园,融入校园文化。指导有关单位申报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020年9月,市中医医院申报并获批“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带动全区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我区组织开展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四 中医药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