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法治社会教师版.docx
《8-3法治社会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3法治社会教师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8.3法治社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能阐述法治社会的内涵。2、能阐明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重点能阐述法治社会的内涵;能阐明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自主读学】学习任务任务:阅读教材材2-95,完成下列问题。请同学们注重于文本的阅读,探寻到问题的答案。1、阅读教材P92-93,回答下列问题。(1)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展开、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2)法治社会的内涵是什么?简单分条列举。(信法)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一直追求。(守法)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用法)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2、阅读
2、教材P94-95,了解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小明认为: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与高中生关系不大?你是怎样理解的?小明观点是错误的。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法制观念。(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
3、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根据所学,你知道人民群众有哪些获得法律帮助的渠道或机构?举例:市长热线电话;法律援助中心(热线);司法救助站;人民调解委员会;信访办;等等。(4)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扭感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3.阅读教材P95,了解建设法治社会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
4、会和谐。【课中探究】学习任务探究目标一:阐述法治社会的内涵。任务:阅读下列资料,结合教材文本,回答相应问题。资料:根据刑法修正案(八)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的规定,自2011年5月1日零时起,将醉酒驾车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定为犯罪。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大对酒驾行为的查处力度,特别是从2011年“醉驾入刑”后,酒后驾车行为及因此造成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2021年春运期间,各地公安交管部门现场查处“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较2019年相比上升87.2%,因酒驾、醉驾肇事的交通事故起数下降44.4%,死
5、亡人数下降74.2%,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期间,未发生因酒驾、醉驾导致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恶性事故,守护了安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但酒驾醉驾导致的非死亡交通事故仍在增加,治理酒后驾车仍不可松懈。(1)从法治社会的角度看,我们该如何治理酒后驾车的违法社会现象?参考答案:只有全体社会成员普遍遵守宪法和法律,形成全社会的对法治的信仰,将“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才能有效治理酒后驾车问题。在法治社会中,无论是私人生活领域,还是在公共生活领域,宪法和法律只有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才能依法运行。(2)你身边是否存在酒后驾车行为?治理酒驾,你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试着说一说。参考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治 社会 教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