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资源
(共87825
份)
用时:77ms
-
活动目标:1.了解物体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积累“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的经验。2.发展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活动准备: 1.自制一本可以猜的大书。 2.表示企鹅局部与整体的图片。 3. 完整物品图.
-
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2.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的判断图形是否对称。3.体验对折的乐趣。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对称的大树、.
-
活动名称:6的组成年龄段和领域:大班 科学执教人及单位:崔顺 青岛市金钥匙幼儿园崂山二园活动目标:1.掌握6的5种分合方法,会书写数字6。2.能在对比观察中,发现6的互补、互换规律。3.在与同伴探索闯.
-
【活动目标】1.探索万花筒的主要构造,初步知道反射、透光的简单道理。2.启发幼儿动手建构三棱镜,培养幼儿初步的立体空间知觉。3.通过反复操作、摆弄,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活动准备】1.在所有万花.
-
活动目标:1、 通过操作活动,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是否吸水,吸水之后又会有什么变化。2、 体验小组合作的快乐,并学会将观察结果进行记录。3、 增强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 餐巾纸、瓦楞纸、.
-
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大班数学规律排列宝石森林课程分析按规律排序是幼儿园数学活动的一项基本活动内容,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物体不同的排列规律。这些物体不同的排列规律不仅能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和欲望,还可以帮.
-
寓教于乐5的组合和分解活动反思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
-
大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物体排序中的规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在本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玩了的游戏。在的游戏中,为孩子提供了大量有规律的图案序列,序列中的图案包含多种颜色、形状、大小、.
-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进行交流,了解1角、2角、5角、1元人民币的一般特征。2、引导幼儿了解1元=10角的人民币兑换关系,并能够在游戏中运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
-
活动目标与关键经验:幼儿进入大班,运动能力不断增强,动作更趋灵活,但对身体关节的作用及保护方法了解很少,容易造成运动中关节拉伤、摔伤和碰伤。由此,通过有趣的关节游戏、关节表演等内容,使幼儿知道关节对人.
-
活动设计背景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所以我和幼儿互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新的知识。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实物操作。学习3的分解.
-
一、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
-
活动目标:1. 知道一分钟的长短,了解时间和自己生活、学习的关系;2. 尝试对自己的游戏结果进行简单分析;3. 增强时间意识,懂得珍惜时间的意义。活动准备:知识准备:幼儿初步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物质.
-
教学意图: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越来越喜欢摆弄和操作,并进行简单的比较、分类、测量、判断等活动,尤其对周围生活中各类不同物品的轻重感兴趣,喜欢尝试比较,发现其差异。谁轻谁重是大班的数学活动。意在让幼.
-
活动目标1.复习10以内的单双数,总结其排列规律。2.掌握区分单双号的方法,能不受干扰的找出双号车辆。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知道单双号限行制度物质准备:PPT、 红色水彩笔、操作单活动重点复习10以内.
-
-
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和掌握10以内数的顺数和倒数的排列规律。2、对生活中运用顺数、倒数的事例感兴趣,并尝试迁移到活动中。3、积极、大胆地回答问题,养成仔细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
-
活动目标:1、能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完成活动任务。2、通过测量、比较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面积守恒。3、能积极尝试和比较主动地学习。活动准备:场地布置:面积大小相同、形状不同底块场地。物质准备:塑胶板.
-
设计思路:让谁先吃好呢讲述了一群小动物为了先吃到桃子,都想出了自己的优势和别人比较的办法,最后一直排在倒数第一的毛毛虫反而先吃到了桃子。这是一个非常贴近幼儿生活的故事,故事中的事情似乎常常发生在幼儿身.
-
教学目标: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2.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3.能用左、右描述物体位置关系。4.让幼儿认识左右。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谈话:听说小朋友的歌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