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管理档案12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12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管理档案12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XXX有限公司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审核:批准:版次:JW2015001受控状态:受控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及时组织和协调各方面救援力量,预防和减少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按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原则,特制定本方案。2 .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职业性中毒、粉尘吸入、高温中暑、烫伤等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3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职业病防治法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预案。二、本公司职业危
2、害分析1 .职业危害确定本公司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苯系物、醇类、酯类等有机溶剂,高温中暑,高温灼烫,粉尘,噪音等。2 .职业危害风险分析2.1 中毒中毒是物体进入机体,与机体组织发生生物化学反应生物物理学变化,干扰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理状态,危及生命的过程。本公司存在有苯、二甲苯、乙酸酯类、丁醇等有机溶剂发生泄漏,特别是人员违规操作,抽排风系统未开启,员工未正确佩戴防护口罩,将有可能发生中毒和窒息的危险。其在生产、储存过程中发生中毒的可能原因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1)主要危险物料苯系物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对人体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造成危害,出现头痛、头晕、乏力、
3、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皮肤黏膜出血、月经异常等。乙酸乙酯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持续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误服者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致敏作用,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血;可致湿疹样皮炎。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本品有时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等。乙酸丁酯对眼及上呼吸道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有麻醉作用。吸入高浓度本品会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疾病,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上皮有空泡形成。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丁醇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
4、状。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锻裂。(2)中毒的原因有毒物质大量泄漏各种原料、有机溶剂因铁桶、反应釜、分散缸等焊接质量或法兰垫子老化发生泄漏或反应釜发生物理爆炸。有毒物质的少量泄漏各种原料、有机溶剂少量泄漏,发生在装卸、贮存过程中逸出邮寄溶剂蒸汽,可形成局部高浓度环境,使在此环境工作的人员发生中毒,如果接触的毒物浓度高,时间长,可能造成人员死亡。另外,长期工作在有毒环境下,可引起人员慢性中毒。接触的可能途径:A.泄漏时的紧急处理。B.灌装时管道未连接好造成脱落或有毒气体挥发。C.进入设备内作业,由于设备内未清洗干净,挥发造成人员中毒。D.在生
5、产、储存过程中因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或使用不当,人员长期低浓度反复接触造成健康损害或引起职业病。E.长期在有毒物质环境下工作,造成人员慢性中毒或健康损害。2.2 灼烫(1)高温灼烫本公司反应釜系统存在高温介质的设备、管道的外表,表面隔热层隔热效果不良或无警示标志,造成人体直接接触到高温物体的表面,或内部高温介质泄漏接触到人体,可能造成人体烫伤。(2)化学灼伤化学灼伤是化工生产中的常见急症。是化学物质对皮肤、粘膜刺激、腐蚀及化学反应热引起的急性损害。按临床分类有体表(皮肤)化学灼伤、呼吸道化学灼伤、消化道化学灼伤、眼化学灼伤。若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或设备发生泄漏、飞溅,可能造成人员灼伤事故或对设备管道
6、等造成腐蚀。2.3 中暑本公司生产系统存在高温介质的设备,加上季节性持续高温,多个生产岗位作业人员有可能发生高温中暑。2.4 粉尘及电焊烟尘本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粉料配料、机修电气焊设备,如遇密封不良、操作不当或劳动防护不当,作业人员粉尘或烟尘吸入,可能导致人员肺部伤害。2.5 职业性耳聋本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分散机、研磨机、空压机等多种噪音设备,如员工劳动防护不当,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有可能导致听力下降。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组织体系2 .指挥机构及职责2.1 指挥机构: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总经理副组长(现场总指挥):生产、安全和环保主管领导成员:各车间、部门负责人及员工代表2.2 职责
7、组织制定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组织机构进行联络。负责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置的领导工作,统一指挥、协调各工作小组进行科学的、有效的救援,进行事故的调查、事故的处理,以及善后工作。2.3 应急救援小组及其职责根据现场应急需救援的需要,公司成立以下三个应急救援小组:2.3.1 救援处置组:事故处置的技术工作。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职业危害等因素,及时提出控制事故或事故处置方案,以及在事故处置中应注意的事项。向事故处置人员简明扼要地讲明现场的情况及当前所处状态。2.3.2 警戒疏散组:根据事故现场当时的风向,确定人员的撤离方向和路线,以及人员撤离后的集结地点。通知并引导现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 卫生 管理 档案 12 职业病 危害 事故 应急 救援 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