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角的说课稿.docx
《画角的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画角的说课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画角的说课稿画角的说课稿1画角说课稿徐阳平说教材: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第六课时画角。画角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锐角,直角,钝角以及掌握角的度量的基础上尽心教学的,学习这些内容,对于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认识以及发展空间观念,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并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操作过程中经历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角的过程。技能目标: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板画30。、45、60、90的角。情感目标:再画角的过程中培养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明确各种角的特征是教学的重点,怎样用量角器画角是教学的难
2、点。课前准备:学生准备了画纸、三角板、量角器、铅笔等学习用品。教师准备量角器、三角板、图片。说学情:在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之前,学生对于角已有一定的认识,部分校舍感已能对角进行分类。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能进一步熟练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这样的方法,让全体学生学起来觉得容易多了。说教法在教学画角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实践中体会、总结出画角的基本方法。说教学过程: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营造独立,自主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我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了个环节。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由各种角构成的图片),学生欣赏,说观察的感受Q生活中的这些美
3、丽图案是怎样画出来的?(用各种角。)这些角又是怎样画出来的?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画角?引出课题:画角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师:接下来老师准备了几项活动,希望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画角的技能。活动1:画出60的角。1、请学生猜一猜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度的角。2、引导学生用三角板拼角,用这些角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说说所拼的角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角验证,小组合作完成。(在这个活动中师只是提出画角的要求,但是学生用什么方法没有限制。)3、你用什么方法画出了60的角?学生根据自己的做法回答和演示。活动2: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两个角组合可以画出15。、30。、45、60、
4、75、105o、90、135o、150o、1202X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画角,下面我就从教材的地位、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反思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的地位画角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锐角,直角,钝角以及掌握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学习这些内容,对于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认识以及发展空间观念,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习“画角”之前,学生对于角已有一定的认识,已能对角进行分类。二、教学目标根据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并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明确各种角的特征。技能目标:能够用量角器画指
5、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o,60和90的角。情感目标: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是怎样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角,才能理解和掌握画任意一个角。难点是准确画出指定度数的角以及用三角板画角的和与差。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部分的知识基础。为了讲清知识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三、教法学法(一)教法考虑到我校四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从
6、摆活动角到体验画角,学生能够把量角的方法迁移到画角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本人试着通过多媒体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三角板画角的探究兴趣,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2、直观演示法:利用动画的演示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
7、的掌握。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二)学法我们常说:“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充要条件”,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四、教学过程。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营造独立,自主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我力求充分体现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说课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