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梳理 第四部分 项目施工质量检查与检验.docx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梳理 第四部分 项目施工质量检查与检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梳理 第四部分 项目施工质量检查与检验.docx(4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梳理第四部分项目施工质量检查与检验1、土方工程:开挖前应检查定位放线、排水和地下水控制系统;开挖过程中,应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率、压实度、排水系数等,并应随时观测周围环境变化;开挖后,观察法,用钎探法或轻型动力触探检查基坑(槽)是否存在软弱土下卧层及空穴、古墓、防空掩体等并确定位置、深度及性状;基坑(槽)验槽,应重点观察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它受力加大部位,如有异常,会同勘察设计等相关单位进行处理。2、强夯地基:施工前检查夯锤质量、尺寸、落距控制手段、排水设施及被夯地基土质,施工中检查落距、夯击遍数、夯点位置、夯击范围;施工结束后,检查被夯地基强度并进行承载力
2、检测。3、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检查桩位偏差、桩顶标高、桩底沉渣厚度、桩身完整性、承载力、垂直度、桩径、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及强度、泥浆配合比及性能指标、钢筋笼制作及安装、混凝土浇筑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4、主体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模板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包括模板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施工前编制施工方案,经过审批或论证;施工过程重点检查:施工方案是否可行并落实情况,模板强度、刚度、稳定性、支承面积、平整度、几何尺寸、拼缝、隔离剂涂刷、平面位置及垂直、梁底模起拱、预埋件及预留孔洞、施工缝及后浇带处模板支撑安装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和拆模顺序。5、主体工程钢筋
3、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包括钢筋进场检验、钢筋加工、钢筋连接、钢筋安装等;施工过程重点检查:原材料进场合格证和复试报告、加工质量、钢筋连接试验报告及操作者合格证,钢筋安装质量(包括:纵向、横向钢筋品种、规格、数量、位置、保护层厚度和钢筋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及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预埋件规格、数量、位置。6、主体工程钢筋混凝土工混凝土工程:检查混凝土主要组成材料的合格证及复试报告、配合比、坍落度、冬施浇筑时入模温度、现场混凝土试块(包括:制作、数量、养护及其强度试验等)、现场混凝土浇筑工艺及方法(包括:预铺砂浆质量、浇筑顺序和方向、分
4、层浇筑高度、施工缝的留置、浇筑时振捣方向及对模板和其支架的观察等)、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措施、养护方法及时间、后浇带留置和处理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混凝土实体检测:检测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检测方法主要有破损法检测和非破损法检测两类。7、预应力混凝土工程:预应力筋张拉机具设备及仪表:主要检查维护、校验记录和配套标定记录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预应力筋主要检查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外观状况及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预应力筋锚具和连接器主要检查品种、规格、数量、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预留孔道主要检查规格、数量、位置、形状及灌浆孔、排气
5、兼泌水管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金属螺旋管还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预应力筋张拉和张放主要检查混凝土强度、构件几何尺寸、孔道状况、张拉力(包括:油压表读数、预应力筋实际和理论伸长值)、张拉或张放顺序、张拉工艺、预应力筋断裂或滑脱情况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灌浆及封锚主要检查水泥和外加剂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检报告、水泥浆配合比和强度、灌浆记录、外露预应力筋切割方法、长度及封锚状况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8、防水工程施工完成后的检查与检验:(1)地下防水工程:检查标识好的“背水内表面的结构工程展开图”,核对地下防水渗漏情况,检验地下防水工程整体质量是否符合要求;(2)
6、屋面防水工程:防水层完工后,应在雨后或持续淋水2h后(有可能作蓄水试验的屋面,其蓄水时间应224h),检查屋面有无渗漏、积水和排水系统是否畅通,施工质量符合要求方可进行防水层验收;(3)厨房厕浴间防水工程:厨房、厕浴间防水层完成后,应做24h蓄水试验,确认无渗漏时再做保护层和面层。设备与饰面层施工完后还应在其上继续做第二次24h蓄水试验,达到最终无渗漏和排水畅通为合格,方可进行正式验收。墙面间歇淋水试验应达到30min以上不渗漏。9、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必须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当涉及主体和承重结构改动或增加荷载时,必须由原结构设计单位或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核查有关原始资料,对
7、既有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进行核验、确认;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中,严禁违反设计文件擅自改动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或主要使用功能;严禁未经设计确认和有关部门批准擅自拆改水、暧、电、燃气、通信等配套设施。10、施工人员应认真做好质量自检、互检及工序交接检查,做好记录,记录数据要做到真实、全面、及时;确立图纸“三交底”的施工准备工作:施工主管向施工工长做详细的图纸工艺要求、质量要求交底;工序开始前工长向班组长做详尽的图纸、施工方法、质量标准交底;作业开始前班长向班组成员做具体的操作方法、工具使用、质量要求的详细交底,务求每位施工工人对其作业的工程项目了然于胸。11、地基基础工程验收时应提交哪些资料:I)岩土工
8、程勘察报告;2)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记录和技术交底资料;3)工程测量、定位放线记录;4)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5)施工记录及施工单位自查评定报告;6)监测资料;7)隐蔽工程验收资料;8)检测与检验报告;9)竣工图。地基基础工程必须进行验槽。主控项目的质量检验结果必须全部符合检验标准,一般项目的验收合格率不得低于80%。12、地基承载力检测:地基承载力检验数量每300m2不应少于1点,超过3000m2部分每50Om2不少于1点,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0.5%,且不应少于3点,有单桩承载力或桩身强度检验要求时,数量不少于总数的0.5%,且不应少于3根;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梳理 第四部分 项目施工质量检查与检验 建筑工程 管理 实务 考点 梳理 第四 部分 项目 施工 质量 检查 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