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食管癌患者护理常规.docx
《医院食管癌患者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食管癌患者护理常规.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医院食管癌患者护理常规在我国,食管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00多年前称此病为噎膈。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区,在河南林县有将近1/4的男人和1/6的女人发生或死于食管癌,中国食管癌世界标化死亡率为23.40/10万,占各种癌症死亡的23.53%,仅次于肺癌、胃癌,居第三位。最近完成的随机维生素补充试验在中国高发区发病率有降低趋势,但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世界第一,估计每年有16万20万病人死于食管癌。此病对我国人民健康危害极大,如何更好防治是21世纪广大医务人员肩负的重大任务。20世纪90年代,来北京协和医院治疗的食管癌病人仍多来自河北、河南、山西和安徽,上述省份的不同地区也存在
2、不同的发病率,男性与女性之比为2:1;我院外科收治的病人中60%属5060岁,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85岁。来自新疆以哈萨克族居民发病率最高,其死亡率也比其他少数民族高23倍。食管癌高发区多属于各省内土地贫瘠,缺水缺物,食品单调缺乏营养,有些居民仍不怕食用发霉食品,其中可能含有致癌物质。食管癌病人多有家庭史,90年代我院收治3-4代男性食管癌的病人增多,确实存在相同基因的群体、在相同生活方式和相同环境的影响下的遗传现象。由于肿瘤诊断技术的改进和外科技术的提高,接受外科手术病人中晚期的病例增多(占70%),病变长度大(10Cn1),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肺功能受损的病例增多,7080岁
3、以上高龄病人的比例增高,颈段和胸上段食管癌病例占总数的百分比较20世纪80年代明显增高。【病因】对食管癌的病因研究,其结果在国内外不很相同,说明食管癌的病因较复杂,因人因地而异。国外认为吸烟喝酒是主要病因。国内认为不注意口腔卫生、暴食、粗食和过热食物使食管黏膜受损后引起慢性炎症,导致上皮增生而易癌变。临床也发现某些食管憩室、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由于其食管黏膜长期的慢性炎症,较易引起上皮细胞癌变。在从地中海到日本,横贯地球的亚热带,都发现有食管癌高发区,说明该地区的环境、水源和食品中含有致癌和促癌物质。以往动物实验早已证实亚硝胺能诱发上消化道癌。在我国高发区林县的环境中,已检测出7种挥发性亚硝胺
4、,玉米面也含有非挥发性肌氨酸亚硝胺,萝卜条有辅氨酸亚硝胺,大部分腌菜中含有红甲酯的亚硝基化合物。近来国外研究发现,亚硝胺诱发食管癌还必须有口腔真菌感染的协调。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也已发现多种食物被真菌感染,如串珠镰刀菌、黄曲霉菌等。这些霉菌除产生毒素外,还能促使亚硝胺的合成。食管黏膜长期接触亚硝胺后,其上皮出现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最终发展为癌。食管上皮重度增生者的癌变机会较正常人高140倍。在土地贫瘠地区,食物中缺乏微量元素锌、钳、箱、镁、铜和铁等,均可造成硝酸盐的积聚。食物中缺乏维生素A、核黄素和维生素C,就会影响人体内阻断亚硝基化合物合成的功能,易促使食管上皮增生。20世纪90年代
5、以来,各国对食管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鳞状上皮的DNA进行检测,相继发现C-myc,Int-2,Cyclin,Her-I等基因的过度表达和扩增,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基因失控有关。【病理】食管上皮与某种致癌和促癌因素接触后,其基底细胞发生变化,由上皮轻度增生到重度不典型增生而癌变,原位癌周围都有不典型增生的基底细胞。在高发区,前瞻性观察发现:食管上皮从重度不典型增生到癌变早期,可能需要5年;从早期癌变发展到晚期(并发溃疡、狭窄)还需要35年,在这10年期间,食管可呈现各种病理学改变。食管鳞癌约占95%,起源于食管腺体或异位胃黏膜的食管腺癌约占4%,小细胞
6、癌、腺棘癌、癌肉瘤和黑色素瘤较少见。食管癌发生在中段较多,占50%,下段食管癌占30%,上段食管癌约占10%20%对手术切除大体标本观察,早期食管癌可分为:隐伏型:食管黏膜局部充血,呈粉红色;斑块型:局部黏膜水肿增厚,表面粗糙不平;糜烂型:病变黏膜轻度糜烂;乳头型:病变部黏膜呈乳头或息肉状,表面光滑。关于中晚期食管癌的病理分型,国内于1958年提出髓质、覃伞、溃疡和缩窄四型。1973年又增添腔内型,经30年的实践,证明此种分型有临床参考价值,各型均有其独特的病理特征:髓质型:又称巨块型,肿瘤较大,常累及食管壁全层,引起明显的梗阻症状。食管造影可见充盈缺损和软组织影;蕈伞型:瘤体向腔内突入,呈蘑
7、菇状,食管造影显示局部食管壁呈不对称的蝶形充盈缺损;溃疡型:食管壁有大小不等的溃疡,食管造影可见溃疡龛影,梗阻症状轻;缩窄型:又称硬化型,肿瘤环形侵犯全层食管壁,造成狭窄,狭窄上段食管高度扩张;腔内型:肿瘤呈息肉状突入腔内,有短蒂,病变段食管扩张,可见椭圆形阴影。国内资料报道:50%为髓质型,腔内型只占5%,其他型分别占10%15%。食管癌通过三种方式播散:1.直接浸润癌细胞沿黏膜和黏膜下播散,癌组织沿食管长轴和横径蔓延至肌层、食管纤维外膜,进一步侵蚀食管周围相邻组织和器官,如心包、大血管、气管和支气管,当破溃时发生严重并发症致死。2.淋巴管转移癌细胞沿黏膜下淋巴管沿长轴和横轴转移,进入食管旁
8、、纵隔及颈部和上腹部淋巴结,这是食管癌的主要扩散方式,约25%病例的淋巴结转移为跳跃式。3,血行转移此转移方式多属晚期病例,但某些病例由于其独特的生物特性,较早期即有血行转移至肝、肺、骨和肾上腺等。【临床表现】食管癌病人有轻度下咽不适症状。即使早期病例也有不同程度的吞咽时胸骨后烧灼感或针刺样胸骨后疼痛,吞咽时轻度哽噎或在食管内、咽部异物感,进粗食和过热食物时症状加重,多可自行缓解。症状时轻时重,特别是嗜酒病人,多不能引起重视。随着病情的加重,病人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的典型症状,由于不同的病理类型和病变程度,可出现持续性胸痛(多见于溃疡型和穿透食管壁侵犯后纵隔的病例)、声音嘶哑(肿瘤或转移性淋巴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食管癌 患者 护理 常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