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要求.docx
《技术管理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管理要求.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工区技术管理要求一、现场技术管控重点1、桩基工程1)桩基施工钻进前必须复测护筒,并拉设护桩;2)严格控制旋挖钻成孔时间,桩长大于70米成孔时间不低于5小时;3)钻进时,必须留取渣样,并收取施工班组钻进记录;4)成孔时,技术员必须自己现场量测量孔深,并确定护桩是否保存完好;当未保存完好时,及时通知测量组进行复测;5)下钢筋笼,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清孔,下桩基钢筋笼时必须有技术员值班,确保钢筋连接质量;6)桩基钢筋笼下完后检查孔深、钢筋笼定位及泥浆性能,是否满足灌注要求;7)灌注前使用吊车或钻机吊导管,检测导管悬空是否满足要求;8)混凝土灌注前确认搅拌站材料及罐车情况,确保能满足施工方可通知开盘;9)
2、混凝土灌注时必须有人盘站,并填写灌注记录,及时分析灌注情况,并做好灌注记录归档工作;10)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将现场灌注情况及灌注前桩基检查情况发至工程部长及总工处。11)将现场多次出现并屡教不改问题报至工区工程部长及总工处,并做好整改或罚款通知书,下发至施工班组2、下部结构1)系梁垫层混凝土施工前,先确认桩顶是否平整,使用钢筋敲桩头,检查桩顶混凝土是否有崩裂未清除现象;检查桩基是否有保护层,如未有,浇筑垫层混凝土时,需预留IOCm;2)系梁钢筋施工前,技术员必须掌握桩基偏位情况,当偏位大于IOCm需汇报至工区工程部长处,已确认处理意见;3)系梁钢筋绑扎完成后,检查桩顶是否清理赶紧,重点检查垫层
3、浇筑时预留IOCm处是否有堆积残渣;4)墩柱安装前,检查其箍筋尺寸,箍筋外到外尺寸按(柱径-0.114Cm)计算,当偏差在15mm+5mm方可施工;5)墩柱安装后检查桩、柱钢筋焊接情况,对于焊接不饱满要求补焊;6)系梁浇筑混凝土前,检查系梁模板加固及线型,并检查墩柱钢筋笼加固及偏位情况是否满足要求;7)系梁模板拆除后,最好当天回填,若现场条件无法满足,系梁在未回填土前,必须养护;8)墩柱模板安装前,先确定墩柱钢筋笼偏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当墩柱偏位大于5cm时,需汇报至工区工程部长或总工处再行调整,当墩柱偏位小于5cm时,为满足保护层合格率,适当调整中心偏位及墩柱垂直度;9)墩柱模板标高测量时
4、必须使用倒尺进行测量,还需将附带系梁顶部高程及模板配置情况,已便复核标高;10)墩柱浇筑混凝土前,确保养护桶满足养护需求,并已运至现场,检查墩柱模板连接螺栓是否满上,墩柱报验时,必须在有施工班组人员陪同下,方可下墩柱内报验,报验项:墩柱模板偏位、模板垂直度、系梁顶凿毛、柱底堵浆、柱底03m保护层及模板拼缝等,注意墩柱中部位置处垂直度检查,当偏差超过ICm时,必须在墩中部位增设一组揽风绳进行调整;11)墩柱拆模后,需到现场检查其外观及养护情况,并做好记录;12)盖梁底模施工时,拉尺复测其抱箍安装及柱顶高程是否正确,检查抱箍内是否垫有双层土工布,抱箍螺栓及止滑钢筋安装情况。13)底模安装后技术员需
5、倒尺进行标高复测,并做好记录;14)盖梁模板安装前,检查保护层检查钢筋大小里程方向间距是否满足要求,模板安装后检查其拉杆是否牢固,特别是侧模板底,必须拉设4道以上拉杆,防止盖梁侧面鼓肚现象,对于未侧模底部未拉设拉杆,盖梁超方混凝土一律不允许出示混凝土不扣款说明;15)盖梁拆模后,检查其外观质量及养护情况,并做好记录;16)控制垫石施工进度,垫石钢筋绑扎前,检查盖梁处凿毛情况,浇筑完成后,检查其养护情况,2天内将复测标高及平整度结果汇报至工区工程部长,并做好归档;17)严格执行测量、交底复核制度,认真填写墩柱检查记录表,盖梁检查记录表及下构预制梁架设前下构验收表,做好归档便于查询。18)将现场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技术管理 要求
优知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022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管理JSH临床实践指南主要内容.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