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事业发展 “十五五”规划.docx
《民政事业发展 “十五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政事业发展 “十五五”规划.docx(6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民政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为推进“十五五”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全市社会建设中的兜底性、基础性作用,根据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新时代全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民政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的通知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特制定本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十四五”期间,市民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革故鼎新、攻坚克难,担当作为,务实创新,扎实做好了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
2、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工作。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功能不断强化,儿童福利关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残疾人福利制度建立实施。社会组织改革创新全面深化,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稳步推进,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得到加强,行政区划地名管理更加优化。养老服务业加快转型升级,婚姻登记管理规范化水平持续提高,慈善捐赠事业发展迅速,惠民殡葬改革持续深化,流浪乞讨救助管理服务逐步完善。法治民政建设全面推进,”互联网+民政大数据”综合应用系统基本建成。从主要数据指标发展情况的监测来看,“十四五”规划既定目标和主要任务顺利完成,民政事业整体实现跨越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一)聚焦脱贫攻坚,落实兜底
3、保障1 .实施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十四五”期间,农村低保合计救助216648户495313人,救助金额12856万余元;城市低保合计救助107002户201379人,救助金额7537万余元;农村特困合计救助124378人11210万余元;城市特困合计救助2508人400万余元;临时救助合计救助9509人2088万余元。2 .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动社会救助面向困难群体全覆盖,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实施社会救助兜底脱贫工程,加强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对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脱贫的家庭实现政策性保障兜底。加快推进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制定低保标准量化调整办法,建立低保标准与居
4、民消费支出挂钩机制,全面落实低保对象价格补贴。实施了城乡低保审批完善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和低保对象公示制度,建立低收入家庭认定体系。探索建立困难群众的基本信息数据库,形成与教育、就业、社保、医疗、扶贫、慈善等相关社会救助信息的共享机制。“十四五”期间,全市城市低保标准由原每人每月500元,提高到目前每人每月69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原每人每月345元,提高到目前每人每月490元。3 .农村特困供养水平大幅提高。以助推打赢全市脱贫攻坚战,全面提高农村特困供养老人供养待遇,实施特困供养老人护理补贴制度。“十四五”末,全市农村特困对象供养标准为:分散特困供养925元/月,集中特困供养对象供养标
5、准按全自理、半自理、全失能分别为925元/月、1025元/月、2122元/月;城市特困对象供养标准为:分散特困供养1380元/月,集中特困供养对象供养标准按全自理、半自理、全失能分别为1380元/月、1480元/月、2382元/月。4 .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坚持政府主导、突出重点、分类施救、公开便捷原则,扩大医疗救助覆盖范围,提高大病救助标准,放宽病种限制,取消重点对象救助起付线,合理设置封顶线。资助困难群众参合参保,重点医疗救助对象合规住院费用救助比例不低于50%o继续推行“一站式”救助即时结算服务,加强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商业保险等其他医疗保障制度有效衔接。5健全临时救助制度。
6、坚持应救尽救原则,将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的群众纳入救助范围。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确定临时救助标准并适时调整。探索提高低保家庭老人、未成年人,突发重特大疾病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各类困境儿童、重度残疾人、精神病人等困难群众临时救助水平。拓展临时救助方式,探索货币、实物与转介服务等相结合的救助方式。实行政府救助、慈善救助、家庭自救相结合,保障困难家庭对象与个人对象基本生活。6.推进“救急难”工作。完善“救急难”工作主动发现机制,建立市、乡镇、村(居)委会主动发现救助三级管理网络,健全信息报送机制、及时救助响应机制,及时掌握和核实居民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急难事
7、件。有序推进“救急难”工作,拓展服务内涵,在体制机制、服务方式、信息共享、税费减免等方面探索创新。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部门合作机制。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救助服务,增强基层社会救助服务能力。(二)社会福利事业成效显著1 .加大养老机构及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补充和支撑,“十四五”期间坚持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多元投入,大力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投资1500万元的社会福利院二期工程全面完工,新增床位数266张。在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探索转企改制、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推动市级公办养老机构实现管办分离,激发公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活力和内在动
8、力,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养老福利机构建设。目前,全市养老机构达13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11家,民营养老机构(含公办民营)2家,养老床位达到3315张,其中护理型床位1200张,人均养老床位拥有率达每千人35张,护理型床位占比40%o改造提升农村日间照料服务中心138个,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6个,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60%o2 .全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全面提升。连续几年扎实开展全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专项提升行动,投资1500万元,先后实施了农村福利院平安工程、消危工程、冬暖工程、消防食药达标等工程。完成了10个乡镇13所农村福利机构新一轮的改造达标、提档升级,全市城乡福利机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政事业发展 “十五五”规划 民政 事业 发展 十五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