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发展规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发展规划根据市“十五五”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规划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特制定市区“十五五”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规划,规划期限为2026-2030年。一、发展基础和发展态势(一)发展基础“十四五”期间,全区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全区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各项目标和任务顺利完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创新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额10137万元,占GDP比重0.
2、38%。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9.34亿元,科技成果转化产值60.605亿元。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建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备案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1家。建成重点实验室、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5个。企事业单位与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8项。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业为导向、产学研用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创造产出不断增多。专利申请总量356件,较2015年增长134.2%,其中发明专利42件。商标有效注册量累计536件,其中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件。作品著作权登记量799件。获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取得市级及以上科技成果1
3、3项,获市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4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872.8万元。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引进和柔性使用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63人。入选市“蜀道英才工程”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创新型企业家5人,选派科技特派员226人次。全区科技人才总量达2700余人。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出台市区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配套政策,发放专利资助、创新奖励等资金150余万元。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2项,争取资金1050余万元。全区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科技兴村惠民成效明显。建成市级及以上科普基地6家,科技扶贫服务平台36个,科技扶贫示范村10个,科技扶贫示范户50
4、0余户,示范基地116个。推广应用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新技术、新品种56项。(二)发展态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创新版图加速重构,各国之间科技创新竞争日益激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坚持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省委十一届八次、九次、十次全会提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载区和创新要素加速汇聚地,建成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地位更加显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市委七届十四次全会、市第八次党代会
5、后,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领域资金投入、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的力度明显增强,为加快创新发展奠定新基础。的发展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区全面小康社会成色十足,经济总量创历史新高,产业基础更为坚实,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普惠民生更加公平。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东西部协作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为全区提供了政策叠加的重大机遇。区第八次党代会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区委八届三次全会确立的未来五年发展总体定位和奋斗目标为释放创新创造动能,促进县域经济繁荣和社会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同时,也面临不
6、少严峻挑战,县域经济发展还有诸多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突出,创新主体体量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创新人才动力活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科技与经济结合仍不够紧密。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和条件保障,为加快建设繁荣和谐美丽幸福现代化贡献科技力量。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紧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实施创
7、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深化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六大行动”,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创新创造主体活力和动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快建设繁荣和谐美丽幸福现代化。(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优化创新和知识产权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通过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体制改革创新,加速创新要素的聚集、优化和合理配置,全面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以区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问题导向,确立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发展战略重点,优化科技创新布局,统筹各类创新资源向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科技 创新 知识产权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