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规划.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规划第一章发展环境“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三地一路”战略定位和“三三五五”发展目标,扎实做好“近、水、文、产、旅”五篇文章,统筹抓好“六稳”“六保”各项工作,全力推动少数民族各项事业发展,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乡村的面貌、民族关系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奠定坚实基础,为“十五五”开好局起好步创造重要保障。第一节“十四五”取得的成绩一、民族团结进步深入人心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
2、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着力抓好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以及中央、省、市、县重要会议、文件精神的学习宣传。通过多形式多方式学习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增强了各族干部群众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意识,促进了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一)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2016年以来共创建省、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1个,国家级民族特色村寨2个、省级民族特色村寨8个。(二)开展29个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普查工作和民族特色村寨的标准化数字化信息采集工作,制作光盘29份,实现了数字化保存,进一步推动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三)开
3、展民族古籍普查,近五年来共开展民族古籍普查条目211条,深入挖掘了民族民间文化,进一步夯实民族传统文化基础。(四)投入资金6.5万元用于大石布依族乡、石安新村、大木等民族乡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苗族“跳花节”“迎春”民族联欢活动、“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五)投入资金9万元,帮助、指导成立了布依、彝、苗三个民族学会,促进了民族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发扬。二、民族乡村经济社会长足发展(一)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各类项目资金2465.5万元,用于民族村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造提升、农村产业发展等项目建设,有效改善了民族乡村人居环境和生活条件,民族村寨
4、实现了公路组组通、人畜饮水户户通的目标,加快了小康进程,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二)围绕县委确定的“近水文产旅”五篇文章,争取资金819万元对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特色村寨(六屯镇大木村、六广镇龙窝村)进行重点提升打造和产业扶持,促进民族乡村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三)积极争取民贸民品优惠政策,为县内7家民品企业申请贷款贴息3236.18万元,助推民品企业加快发展。(四)民族乡村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动态清零,贫困人口三重医疗保障制度有效落实,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五)深入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民族工作,投入民族工作经费25
5、万元帮助易地扶贫点完善基础设施、开展培训,促进搬迁点群众更好的融入城市社区。(六)积极组织开展少数民族双语和技能培训,提高了民族乡村群众的劳动技能。(七)积极做好民族领域稳定工作,辖内五年来未发生涉及民族因素的案(事)件。第二节机遇与挑战“十五五”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全面开启,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一、发展机遇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新的挑战也带来新的机遇。一是制度优势。在党的领导下,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
6、,持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二是产业优势。“十五五”期间全县将着力打造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给民族乡村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少数民族乡村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带来强大动力。二、发展挑战“十五五”期间,面对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民族和民族乡村同样面临深刻复杂的变化。一是民族乡村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传统民族村寨保护难度大,民居的设计无法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少数民族聚集居住地协调各方面关系、承受各种风险、化解社会矛盾的压力加大,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还有差距,民生保障、公共服务还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二是民族文化的挖掘传承发扬还有不足。随着市场经济和城镇化建
7、设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的加速,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民族文化传承后继无人,造成一些民族文化濒临灭绝的地步。总的来看,“十五五”时期我们将迎来充满挑战的战略机遇期,必须牢牢抓住,从容面对,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少数民族政策,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主动作为,迎难而上,争取更大的发展机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第三节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8、为主线,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推进民族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发展。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牢固树立安全观念,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县少数民族的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二、坚持民族团结。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目标,以推动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为宗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为基础性事业,以推动民族地区共同迈向现代化、促进各民族共创共享美好生活、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三、坚持新发展理念。牢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民族团结 进步 事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