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4).docx
《“十五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4).docx(5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前言“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二个五年。我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县委第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以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大力实施市委“1345”发展战略,持续深化县委“3691”重点布局,加快建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基地和茶文旅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绿色转型创新发
2、展示范城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红色、中国茶乡”。同时,加快服务业发展,既是遵循国家战略,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必由之路,也是全县经济水平整体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迫切需要,更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按照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要求,结合全县现代服务业发展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6-2030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第一章基础形势第一节发展基础“十四五”期间,我县始终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突出创新驱动、着力优化结构、强化政策落实、健全工作机制,全面启动
3、服务业提速计划,全县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一)服务业保持高速增长“十四五”期间,我县产业整体实力不断提升,三大产业继续保持“稳一增二调三”态势。全县2025年生产总值比2016年增加了42.42亿元,达到了138.89亿元,年均增长9.32%(以2015年基数计算),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了188.24亿元,2025年第三产业比重比2016年提高了6.09%o(二)内部结构逐步优化“十四五”期间,我县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迅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年累计增长14.28亿元,年均增速7.13%o其中:批发业零售额5年累计增长1.53亿元,年均增长9.27%;零售业零售额5年累计增长9.37
4、亿元,年均增长6.35%;住宿业零售额5年累计增长0.48亿元,年均增长15.34%;餐饮业零售额5年累计增长2.90亿元,年均增长8.83%o截至“十四五”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180.9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3.09亿元,商业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4.39亿元,同比增长20.4虬图1-3县“十四五”社消零总额变化情况图1-4县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各行业占比情况(三)投资占比稳步提高2025年全县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16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39亿元,同比增长85.7%;第二产业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6.68亿元,同比增长32.9%;第三产业实现固定
5、资产投资52.12亿元,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第三产业影响较大,同比增长-3.l%0“十四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达9.09%,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稳步提高。(四)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十四五”期间,交通运输、仓储、邮政、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旅游等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会展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态蓬勃发展。截至“十四五”末,限上批零住餐企业达到21家,其中,批发企业1家,零售企业14家,住宿企业5家,餐饮企业1家;规上服务业企业达12家,其中,卫生企业5家,社会工作企业1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3家,交通运输
6、、仓储和邮政业企业1家,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1家,教育企业1家。第二节存在的问题“十四五”期间,我县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支撑力量显著增强,但是由于产业空间分布不均衡,导致多点多极支撑格局尚未形成,三次产业结构发展虽然处于“降一增二调三”阶段,服务业比重依然偏低,产业层次还不够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作用还不强,生活性服务业质量有待提高,农村服务业基础比较薄弱,城市服务业发展还不够充分,服务业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缺乏,相对于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服务业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服务业综合实力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个体
7、户“小升规、个转企”积极性不高,加之入库标准发生变化,导致新企业入库少、规模小、拉动弱,龙头企业对服务业增加值的支撑更是严重乏力。截至“十四五”末,从全县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来看,农业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0.3%,工业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7%,服务业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5.0%;全县共有服务业企业590家,但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仅有8家。图1-5县“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占比变化情况(二)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服务业整体发展速度与市内其他县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总量来看,2025年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28.29亿元,增速为3.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49%o其中,利州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了171.
8、69亿元,增速达到了4%,第三产业比重为50.71%;我县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8.59亿元,增速为2.6%,第三产业比重为35%o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我县增速排在全市第4位,从服务业增加值来看,我县增速排在全市第6位,同期增速处于中下位置,服务业整体实力相对较弱。(三)区域发展仍不平衡我县服务业区域发展差距较大,中部发展最快,东部发展次之,北部发展缓慢,具有明显的核心地缘结构。县城及建制镇发展规模大、速度快,城市服务业业态丰富,现代服务业及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农村地区由于交通信息相对闭塞,服务业种类极为单一,仍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发展极为缓慢,城乡差距明显,山区及规模较小的乡镇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现代服务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