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前言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发展气象事业对增强地方防御气象灾害能力,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具有重要意义。“十五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县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在全面小康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开端。本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十五五”县级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以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中国气象局省人民政府推进新时代实现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合作协议、省“十五五”气象
2、事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和市贵安“十五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为指导,深入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救灾对气象服务的需求,结合县气象事业发展实际,对未来五年我县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进行明确,是“十五五”时期县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依法履行职责、编制规划、制定和实施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一、“十五五”发展基础和形势(一)“十四五”时期取得的成绩1、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得以提升2016年至2025年,“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基本建成,成立了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气象防灾工作进一步融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同应急、交通、自然资源等部门
3、实现防灾减灾资源信息共享,较为完善、规范的应急联动机制基本形成。期间,投入资金40万元,在大石布依族乡新建5要素气象自动观测站1套,投入77万元完成六广镇防雹作业站(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投入80万元完成了全县所属炮站的环境、信息化建设、弹药库整改等,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全县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2、气象预报预警能力不断提高基本建立了以地面观测数据、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产品为基础数据资料,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气象服务信息化手段不断增强。预报预警质量不断提升,2016年至2025年,投入50万元新建多媒体预警发布系统、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系统、重大天气会商系统、农业气象分析系统等,在洒坪镇、久长镇、
4、六广镇新增气象显示屏13块,进一步拓展气象信息发布渠道和覆盖面,为精准气象预报服务提供现代化业务平台支撑。3、气象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2016年至2025年,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进一步完善,业务网络带宽达到120M,在六广镇、洒坪镇、六屯镇新建单要素自动站3套,在六广镇新建农业小气候观测站2套,为气象资料积累运用、提高预报准确率打下良好基础。(二)存在的问题虽在“十四五”期间取得了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成绩,与城市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气象观测网络体系仍需完善。大数据时代,基础数据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已建成的
5、自动气象观测站网气象探测要素不全,探测的针对性和连续性不强,气象垂直观测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过低。现有观测数据同旅游、交通、生态、城管、电力等行业部门的数据需求差距有扩大趋势,已不能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日趋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综合气象探测水平亟待提升。同时气象站网布局不尽合理,气象监测站点偏少。部分设备已经出现老化现象,设备运行不稳定和故障高发现象比较明显,气象探测装备性能急需提升。气象探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和各类共享数据的同化处理水平也有待提升,探测数据在预报预警业务中的应用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二是气象预报精准化能力亟待提高。社会公众和各行各业对气象预报预测的期望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精细化预报
6、产品的需求已迫在眉睫。精细化数值预报产品同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预报时效偏弱、产品获取手段偏少、产品准确率不够稳定等问题。灾害性天气过程预测能力缺乏,灾害性天气预报精细化程度不能满足地方政府和新型农业主体的需求。三是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有待完善。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对公共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离快速发布、广泛传播的要求仍还有一定距离。社会公共场所的气象信息发布设施数量偏少,覆盖率有待提高。面向公众的气象服务产品还处于初级阶段,其个性化、实用性、便捷度都还需提升,公众直接接收和应用气象信息的水平不高。气象科学知识普及还不够,各类单位主体和社会公众主动参与气象防灾减灾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
7、四是专业气象服务能力亟需提高。为农气象服务能力尚不能满足乡村振兴与农村产业革命的需求;专业气象服务产品较少,缺少针对城市内涝、交通安全、大气环境、特色旅游、电力能源等行业的深入性服务产品与行业数据便捷共享渠道,城市气象服务能力与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日趋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有很大差距。五是气象灾害防护能力有待提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产业革命的推进,极端异常天气的频发,传统以火箭、高炮为主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已不能满足城市气象灾害防护需求,人影作业站点布局亟待优化,新型作业装备亟待更新,指挥更加高效的人影作业指挥系统亟待建设。(三)“十五五”发展面临的环境“十五五”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8、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我国气象事业从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到全面建成气象现代化体系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国民生产、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生态建设等都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需求,这一需求变化为气象事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重大战略实施为气象事业发展带来新契机。“十五五”时期市将以做大城市规模、做强实体经济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大开放、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三大行动的实施将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气候资源优势、释放气象数据价值、探索气象元素与新商业业态融合发展,对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地区气象事业发展差距,实现赶超跨越,建设西部地区有影响力的气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气象 事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