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一、发展现状“十四五”时期,区民政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聚焦重点强措施,改革创新促发展,攻坚克难抓落实,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工作全面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为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一)全面托底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健全1、低保、特困供养等托底功能充分发挥。“十四五”期间,我区逐步建立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相适应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量化调整机制。“十四五”期间,城市
2、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了五次调整,由2016年的每月600元调整到目前的每月830元,增长了38.3%,对低保家庭累计发放低保金4.03亿元。“十四五”期间,特困供养标准不断提高,由2016年的每月1200元调整到目前的每月1660元,增长了38.3%,对特困人员累计发放生活补助金507万元。截止2025年12月,全区共有城市低保对象4948户、6868人,特困人员108人(其中散居84人,集中供养24人),散居孤儿6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3名,符合“两补”政策的残疾人4638人,实现了城市低保对象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2、临时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建立起覆盖所有困难群众的临时救助制度,对遭遇
3、临时性困难的家庭最高可以按照12个月的低保标准给予基本生活救助。简化审核审批程序,针对急难型救助,采取“容缺审核确认”、“先行救助”等措施简化程序,提高救助时效。“十四五”期间,每年“两节”期间,对约0.8万名低保户增发一个月低保金近600余万元,共计发放3.87万人;对约3000户困难家庭按每户300元的标准进行慰问,发放慰问金近100万元,累计发放400余万元;在全区109个社区设立了“纳凉点”和“取暖点”,纳凉取暖工作经费增加到每个点每年2万元。坚持开展助学活动,对低保家庭中的应届毕业生考上本科的给予4000元助学金,考上高职高专的给予3000元助学金。3、基层社会救助能力显著加强。流浪
4、乞讨等困难人员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指导街道、社区加强救助管理信息网络建设,全区共有73个社区设立了流浪未成年人临时救助服务点,负责流浪未成年人的引导、劝导、临时性救助等工作。“十四五”期间,为辖区困难群众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1939万元,其中滞汉人员救助金1087万元;对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累计发放生活补助金80万元;对残疾人累计发放困难生活补贴、重度护理补贴资金3800万元。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孤儿救助、生活困难临时救助等社会保障率100%o(二)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发展创新1、社区多元共治格局基本建成。推进社区减负增能。建立了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精简社区工作事项至60
5、项,并定期进行服务目录更新。制定区社区工作者管理实施细则和关于在职在岗社区工作者首次过渡的实施方案,核定社区“两委”专职成员员额数702名,实际在岗过渡678名,社区干事100O名,过渡100O名。根据社区工作者岗位等级及报酬系数对照表,对社区工作者过渡后的社区工作者工资进行详细测算。全区2025年社区工作者报酬财政总投入15675.84万元,较2019年增加3734.84万元。通过推进“三社联动”、发挥社区在多元共治中的主导作用,激发多方参与社区治理活力。通过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机制,发展壮大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等措施,不断提升社区服务能力。2、创全省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一是
6、进一步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居民骨干参与基层治理的水平,以完善1+1+X社区社会工作室”为切入点,构建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居民骨干之间的社区协作式治理团队。二是突出机制创新,以机制创新带动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协作式能力训练机制、协作式治理的项目运行机制、协作式治理的激励机制、协作式治理的绩效评估机制,并以这些机制改革带来体制的创新,通过这些机制撬动更多居民参与公益服务项目,努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制度化通道。三是以“社区社工室”为突破口,通过人员关联、项目关联、投入关联、激励关联、评估关联等,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主导的、社会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的社区协作
7、治理机制。3、推动社区服务转型升级。“十四五”以来,投入财政资金3亿多元用于社区用房建设,目前全区109个社区中除拆迁社区以外所有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面积达到100o平方米以上。全区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总面积达到114336.35m2,平均面积达到1049m2o举办“区2017年社区网格管理工作站专职副站长培训班”,编印区社区网格服务管理工作手册,发放到全区社区工作者手中。对网格管理工作站站长给予了200元/月、专职副站长300元/月的补贴。大力拓展社区服务能力,提升社区服务水平。4、社会组织支撑作用凸显。截至目前,全区注册登记社会组织374个(含市级下放69个人民办非企业单位),较2015年
8、增长了19%。,其中民办非企业单位314个、社会团体60个。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组织管理培育体系。建成65个社区社会工作室并配备持证社区工作者负责日常运作,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十四五”期间,共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300余个。创新社会组织管理。开展“僵尸型”社会组织排查清理工作,目前已全面摸清底数,共有“僵尸型”社会组织82个,其中社团4个,民非78个(街道社区阳光家园、自助物业服务站等共55个),办理组织注销21个(其中民非10个,社团11个)。5、社工队伍持续发展壮大。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国家社会工作师职称考试。对考取社会工作师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的社区工作者按照中级2000元/人和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民政 事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