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林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林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林业发展规划.docx(9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林业发展规划第一章基本概况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县位于省东北部,长江中上游,乌江北岸,大娄山南麓,东与德江县、思南县接壤,南与石阡县、余庆县毗邻,西与湄潭县相连,北接正安县、务川县。地处东经,北纬,县域南北长公里,东西宽公里,最窄处公里。二、地形地貌县属黔中山原区,总体地貌为南端群山林立、沟谷纵横、地面破碎,中部多丘陵、地势开阔、盆坝散落其间,北部多山地。南北起翘并均向东面缓倾呈“马鞍”形状。全县地形大体分为3个倾斜面,北部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中部及东南部由西向东微斜,西南部由南向北微倾。境内岩溶地貌广布,发育强烈。碳酸盐类岩石占县域面积70%以上,石山、溶丘、漏斗、陷井、落水
2、洞,伏流(暗河)几乎遍布全县,现已探明,其高1米以上溶洞86处,其中少部分高达20余米。三、气候特征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热量丰富、雨热同季、四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全县年平均气温为15.2,极端最高气温37.8,极端最低气温一7.4C。县内无霜期257302天,年平均降雨量1257.10毫米,高峰年达1557.60毫米,最低年为940.30毫米,年平均降水23.50亿立方米。春夏两季雨水充足,分别占全县降水量的30.8042.00%和27.9033.00%,秋季占全年雨量的22.2029.90%。全年分干、雨两季,雨季(相对系数1.00)为4至10月,干季
3、(相对系数为WL00)为11月至次年3月,干雨季界线分明,与历年农事季节吻合。全县属全国低日照区,日照最多年为1349.0小时,最少年为962.4小时,年平均为1139.0小时。一年中,7、8月份日照多,波动小;12月份日照最少,且波动大。总的看来,日照多集中于下半年,既稳定,又变率小,多数地区达到700.0-800.0小时,占全年的65.00-73.00%;上半年日照稀少,变率大,一般地区为300.0330.0小时,占全年27.0035.00%o四、河流水系县内河流均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乌江沿县南部边缘的天桥、王寨等乡镇流入思南县,境内长19.00公里;境内由315条支流分别汇集成洪渡河、六
4、池河、蜂王河、辉塘河、蒲水河5条主河,分布全县各地、形成网状水系。河流总长1110.40公里,其中干流5条(不含乌江)227.30公里,一级支流101条515.00公里,二级支流146条288.20公里,三级支流51条68.20公里,四级支流11条11.70公里,河网密度0.59公里/平方公里。河流积水面积大于50.00平方公里的11条,50.00-20.00平方公里的16条,20.00-10.00平方公里的29条,小于10.00平方公里的253条。全县现有已建在建水库38座,其中已建35座(中型水库2座,小(1)型水库10座,小(2)型水库23座),在建水库3座(中型水库1座,小(1)型水库
5、2座)。县内岩溶水和地下水较为丰富,补给来源主要依赖于大气降水,全县共有出水流量1.00升/秒以上的井泉2038处,其中可开发温泉4处,总流量8161.10升/秒,年径流量2.57亿立方米,径流模数4.33升/秒平方公里。地下水资源占全年水量的22.80%o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为92066.00千瓦,其中洪渡河为38273.00千瓦,六池河为3266.00千瓦,蒲水河为2679.00千瓦,蜂王河为2179.00千瓦,辉塘河为15732.OO千瓦,流经本县的乌江段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9937.00千瓦。根据2002年市水文队对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进行抽样的调查,PH值为7.47.8,溶解氧7.109
6、.20毫克/升,氨态氮0.060.02毫克/升,总硬度(氧化钙)89.30130.OO毫克/升,未出现氟酚、汞、坤、辂等有毒物质,水质良好。五、土壤条件全县的土壤类别共分为4个土类,11个亚类,45个土属,113个土种,其中:黄壤:全县黄壤分布较广,面积为63846.67公顷,占全县土壤面积35.60%。其成土母岩主要有页岩、砂岩、石灰质岩、泥灰岩等风化物。石灰土:本县境内石灰土,有黑色石灰土和黄色石灰士两个亚类,10个土属,29个土种,共83680.OO公顷,占全县土壤面积的46.60%,是全县主要的旱作土。紫色土:紫色土是紫色砂岩风化弱度发育而成的土壤,在本县主要以带状分布于低山、陇岗、丘
7、陵等地,有4个亚类,8个土属,14个土种,面积为6553.33公顷,占全县土壤面积的3.70%o水稻土:水稻土是各种自然土和旱作土经水耕熟化而成,本县水稻土主要分布在丘陵坝地,槽谷等地,遍及各乡村、组,有3个亚类,13个土属,35个土种,面积为2073.33公顷,占全县土壤面积的14.10%。全县森林土壤主要为黄壤和石灰土。六、森林植被及野生动物资源(一)植物资源。县森林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高原偏湿性常绿阔叶林地带,多为次生植物。森林类型有中亚热带针叶林和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中亚热带阔叶混交林、亚热带阔叶混交林、亚热带竹林、中亚热带灌丛林。全县共有维管束植物154科451属74
8、5种(包括变种),其中蕨类植物28科48属94种,裸子植物8科13属16种,被子植物118科390属635种,种类组成相对较为丰富。乔木树种主要有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柏木(CupressusfunebrisEndl.)、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Hance)、杨树(PoPUIUsL.)等;竹类植物主要有毛竹(Phyllostachysheterocycla(Carr.)Mitfordcv.Pubescens)、慈竹(Neosinocalamusaffinis)、金竹(Phyllostachyssulphurea(Carr.)A.etC.Riv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林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