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工业发展规划(4).docx
《“十五五”工业发展规划(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工业发展规划(4).docx(8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工业发展规划前言“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县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国家区域发展重要战略、省加快打造全国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背景下,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战略决策部署,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落实市委“四大定位”决策部署的重要五年。围绕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及省经信厅与市合作战略机遇,落实制造强省、制造强市部署,加快向制造强县战略目标迈进,加快时空、产业、理念“三个融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适应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进一步构筑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领力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
2、振兴,为建设全国有机富硒食品供给地,打造西部绿色生态工业发展新高地的目标,特制订本规划。第一章县工业发展“十四五”回顾“十四五”时期,县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创新和规模壮大为支撑,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工业强县、产业兴县、创新驱动为路径,通过强化两大优势产业、实现三个转型、狠抓四大重点行业发展,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的创造力、竞争力、吸引力,推动全县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一节主要成效一、工业经济总量逐步提升“十四五”时期,县紧紧围绕工业强县战略目标,大力发展县域工业经济,全县工业指标保持平稳运行。据统计,20152025年,县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为6.5虬
3、2015年全年工业增加值17.16亿元,2018、2019两年增加值分别为22.11亿元、24.09亿元;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92.2亿元,2018、2019两年分别为112.06亿元、112.26亿元。2025年因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工业增速放缓,但全县工业经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3.51亿元,比上年增长3.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2%,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2025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30亿元,同比增长5.07%,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9%、位居全市第一;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2.39亿元,比上年增长6
4、.3%;实现利税13.08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实现利润8.63亿元,比上年增长47.9%;完成工业投资37.3亿元、同比增长63.5%,技改投资16.5亿元、同比增长204.8%,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增速均位居全市第一。二、园区承载能力增强一是总体布局趋于完善,全县按照“一区三园一基地”总体布局,目前已建成园区面积达到4900亩,其中东榆工业园建成面积为3900亩,入驻有环永农业、良缘食品、德健黄羊等企业,其中,拥有标准化厂房3.6万平方米,吸纳企业30多家,正加快建成绿色食品饮料加工、道地药材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三大集中区域。二是坪河新材料基地和乐坝工业园建设有序推进,通过招引培育龙头企
5、业,吸附中小配套企业集聚,加快建成绿色建材精深加工区域以及石墨等新材料新能源战略新兴产业园。三是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海螺水泥到坪河新材料基地快速通道已经建成,东榆污水处理厂已投入使用,园区路网、给排水、220KV变电站、通讯等基础设施全面建成。2018年成功申报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25年成功申报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三、企业培育初见成效截至2025年底,全县共有工业企业28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67家,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8家。“十四五”以来,县坚持“外引内育”,不断做大企业主体总量,培育规模企业。一是引进了一批大型支柱企业。围绕特色资源禀赋,采取以商招商、亲情招商、延链招商等方
6、式,先后引进安徽海螺、环永农业、蜀信电器等15家企业,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二是提升了一批退城入园企业。引导企业退城入园集中发展,先后有光雾山米业、大明食品等6家老牌企业进入园区,在腾退城市发展空间的同时有效促进了企业集中集约度提升,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三是培育了一批规上工业企业。全面摸排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建立小微企业名录、提升规模企业库,并予以重点支持,稳定升规企业来源,有计划培育规上工业企业,支撑工业稳定增长。四、项目推进步伐加快“十四五”期间,累计建成投产共18个项目。2016年开工建设坪河10万T/a高碳石墨精选生产线建设项目,2025年全县新开工海螺年产150万吨建筑骨料机制
7、砂及砂岩破碎系统移位、兴马金银花加工技术改造等9个项目,新竣工巴山源年加工1000吨牡丹油生产线技改扩建工程、万象农业医用一次性口罩和消毒用品等9个项目;储备石墨产业发展、霞石精深加工、黄羊精深加工等重大工业项目60个。第二节存在问题县通过“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工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全县工业基础差、底子薄、欠发达的基本县情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现有工业多是农业及手工业的延伸,工业本身尚处于起步阶段,“二产不强”,做大工业经济体量与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双重压力仍然存在。一、产业发育程度较低全县工业产业发展结构相对单一,大部分是在农产品资源、矿产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产业
8、,支撑产业受政策影响较大。县丰富的矿产资源中,石墨、霞石、钾长石是新材料新能源的基础性材料之一,但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起步较晚,直到2025年才明确提出将石墨、霞石、钾长石等3种非金属矿资源的采、选工艺统一规划,锂电池负极材料、高纯石墨、石墨防腐涂料、石墨烯材料等项目投产见效尚需3-5年时间,石墨市场规模和产业体系尚处起步阶段。目前全县招引石墨企业数量少,技术含量不高,多是对于石墨等资源的初级开采,下游产业的研发制造等环节仍然缺失。全县对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利用粗放,资源精深加工链条短、综合利用能力弱,导致了工业产业优势不突出,整体发育程度偏低。二、产业链条延伸不足从目前的情况看,全县普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工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