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docx(6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第一章背景分析1.1 规划背景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自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党中央、国务院及国家各部委发布多项政策和规划,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全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优化乡村空间布局、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国家提出加快“三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特色
2、优势产业,打造农业产业集群,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产品品牌提升等重点发展方向。“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二个五年。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对“三农”工作的新要求,奋力开创我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对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一二三四”总体发展思路和州委“六大引领工程”,围绕县委全力以赴实现“民族腾飞之愿、乡村富美之愿、县域赶超之愿”总体发展目标,以高质量
3、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全力打造跨越赶超、绿色发展、和谐奋进的新。按照县委、县政府“十五五”规划通知要求,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和二O三五远景目标建议等为基础,结合全县乡村产业发展实际,聚焦“一主两辅多特”产业体系,推动农业大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围绕建设现代农牧业,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主题,科学编制“十五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对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1.
4、2 规划编制主要依据1.3 规划编制范围与期限规划范围:自治县全域,即个镇个街道,共平方公里。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262030年,以2026年数据为规划基期。第二章发展基础2. 1区位交通条件地处珠三角经济区及成渝经济区辐射范围内,是贵阳市两小时经济圈及黔东南都匀城市圈的节点城市,距省会贵阳市区约150公里,距离广州市区800公里,距州府都匀市区约46公里。距丹寨县城约34公里。距榕江县城约89公里,距独山县城约73公里。距荔波县城约60公里。1小时内可达都匀市区和丹寨县城。2小时内可达贵阳市区、独山县城和榕江县城。从贵广区域关系来看,位于贵广发展轴上。贵广发展轴主要依托贵广高速铁路和贵
5、广高速公路形成“两高经济带”,构建“一带、一核、三圈、五基地”的战略发展格局,正位于“三圈”中的都匀一凯里城市圈内。从与贵阳的关系上看,位于腹地,与贵阳市主城距离适中,车行时间约2小时。3. 2自然资源条件4. 2.1气候条件自治县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具有“夏长冬短,春秋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大特点,季风气候显著,多雾寡照,湿度大。由于地形高差大,地貌类型复杂,海拔悬殊,气候垂直差异比较明显,全县分为温热、温暖、温和三个气候区域。年平均气温18t3C,1月平均气温77tr,极端气温-7.5C,7月平均气温26.6C,极端气温39.8C。县
6、城年均气温18.3oCo极端最高气温39.8C,最低气温-7.5t3C0年总积温多,无霜期长,年均总积温达6603.-C。年均无霜期316天,最长365天,最短285天。作物一年两熟有余,三熟不足。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阴雨多,日照少,湿度大,年平均日照1175.1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降雨量1357.5毫米,年最大降雨量1865.4毫米(2008年),极端年最少降雨量897.3毫米(1962年),降水集中在每年4月一10月,6月最多。境内由于地形影响,风向风速变化各不相同,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和北风,最多风向为北风,频率为11%,最大风速每秒为14米。县境冬季干旱,夏季旱涝交替。主要
7、自然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山体滑坡、倒春寒、秋缩雨及病虫害等。5. 2.2地形地貌自治县地处西南腹地,云贵高原东南部,省自治州东南部,属黔中山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的中低山丘陵区。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主要山峰、河谷的走向与背斜、向斜轴一致,大体上呈南北展布。山岭海拔8001100米,最高峰在西部的更顶山达1665.5米。最低海拔在东部都柳江出境处为303米,县境最大高差为1362.5米。县境平均海拔675米,远低于全州的997米和全省的1107米。地貌总格局属于中山、低山地貌类型,中山、低山丘陵约占全县土地总面积90%以上,山地面积占94%,15度以上陡坡面积占土地面积70%以上,是个“九山半
8、水半分田”的山地县,县境北部为断裂上升的丹寨山地为屏障;西北一线一更顶山一老王山雄踞;东北一东西为铜马山一小脑坡一尧人山一月亮山,群山连绵,山高坡大,河谷深切,地形破碎,无百亩平坝,坡谷的山地立体特别明显,是中山山谷区。西部和西北部属低山丘陵地带,由北向南缓斜。间有周覃、九阡岩溶盆地。主要河流在北部有都柳江东西横穿,南部有漳江,支流均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境内地貌形状大致有三种类型,即西北部的低山地貌丘陵河谷类型,东北和东南部深切割的中山地貌类型,南部和西南部的岩溶地貌低山丘陵盆地类型。2.2.3水文自治县境内流域全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境内共有大小41条河流,总长度899.6公里,河流长度10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乡村 产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