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docx(4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加快推进“健康”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新,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确保全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省“十五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市卫生健康事业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健康2030规划纲要和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十四五”取得的主要成就“十四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区
2、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新时代“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城市发展“四大战略定位始终把城乡居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地位,扎实推进健康建设,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创新成效突出,全区卫生健康服务综合能力和城乡居民健康水平迈上新台阶。-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强化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探索具有特色的“两纵深、四联合”区域医联体发展模式。在区域内纵向建立了中医药服务体系、康复医疗体系,横向联通了区人民医院片区、区中医医院片区、区第二人民医院片区和区第三人民医院片区等四个“龙头”医院片区。大力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与医学院深度合作交流,强化医、教、研联动,区域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得到跨
3、越式提升。区人民医院被确定为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国家级试点医院,区第二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被确定为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市级试点医院。区以试点医院建设为契机,加强巩固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全面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积极探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向基层延伸的改革实践。公立医院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组建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代表政府履行办医主体责任;出台公立医院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允许医院在岗位总量内统筹设置管理专业技术岗位,解决“编制瓶颈”对专业技术岗位竞聘的限制;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为试点医院核增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管理的改革绩效工资;出台了公立医院综
4、合改革政府投入政策,在对基本建设、大型设施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及人才培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政策性亏损补偿、化解公立医院符合条件的长期债务、离退休人员费用补助等八方面给予投入的基础上,新建立了取消药品加成政策亏损性动态补偿机制,每年通过核定上一年度实际产生的药品销售额计算下一年度政府补偿经费。继续深化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大力实施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适合实际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公益性质+运行效率”的绩效评价体系得到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可持续性的运行新机制得到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在国家医改经验培训班,省、市医改工作推进会和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5、领导小组简报、改革专报、医改动态、改革、医改专刊等交流推广。二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十四五”期间全区人均期望寿命稳步提高,全区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231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22%。、2.46%o;孕产妇死亡率低于8.16/10万,优于全市平均水平。“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各项指标任务圆满完成,为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的健康支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区建立了1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了以家庭医生为骨干,以护士、公共卫生人员、中医师或乡村医生等人员为基础的家庭医生团队163个,实现辖区内村(社区)全覆盖,为签约家庭提
6、供健康监测、制定健康管理方案、上门问诊、预约转诊等服务,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逐年提高,特殊人群签约率达82.35%,贫困户签约比例达100%,区被评为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目标完成先进单位。全区成立27个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成区域影像中心、心电中心,连通基层和对口支援贫困地区医疗机构,多部门合力推行医疗责任保险统保工作,创新医疗纠纷调解处理新模式。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统筹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扭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小、散、弱”格局。按照“区域统筹、提质增效的工作机制,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实施撤并卫生院调整归并为分院。加快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结合服务人口、地
7、理区位和工作基础等因素,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标准,将石板滩街道卫生院、斑竹园街道卫生院等3-4家基层医疗机构创建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加强投入和资源保障,发挥中心辐射带动作用,体现区域基层卫生资源的集合效应。提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品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为街道的,按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转型升级。优化村卫生站配置。调整改革村级卫生站建制,原则上1个行政村设置1所村卫生站,对原幅员面积大、人口较多或群众就医不便的非行政村,可保留原村卫生站,作为行政村卫生站增设的医疗执业点。以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为抓手,结合村(社区)建制调整、服务人口、服务现状和预期需求等因素,实行对
8、规划设置、组织管理、人员管理、药械管理、业务管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绩效管理的“八统一”。基本公共卫生补助制度得到落实。全区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为96.27%、高血压患者管理率为70.4%s糖尿病患者管理率为71.44%s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年累计接种率为97.96%s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为95.65%、阳光救助对象社区管理率为100%.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参保率为100%o计生服务高质量推进。大力开展计生服务“三结合”工作,全区39个政府部门共同协作,每年帮扶近200户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在区马家镇绿湾园林专业合作社新建“三结合”帮扶基地,推动了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卫生 健康 事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