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新时期农村水利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新时期农村水利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新时期农村水利发展规划.docx(5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新时期农村水利发展规划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把水利摆在九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首位,对水利工作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是主动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着力解决水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目前,生态建设大会战已提高到相当高度,水系绿化、水源涵养林建设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要让广大群众就近感受到水利带来的生活便利,享受优
2、美水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做好“十五五”新农水规划,助力乡村振兴。1.1.2任务由来按照中共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水利厅关于加强新时期农村水利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及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县级“十五五”新时期农村水利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加快推进我省新时期农村水利工作(以下简称“新农水”)从传统的农村水利向构建完备的乡村水网体系和现代化水管理体系转变,经研究,决定开展县级“十五五”新农水规划编制工作。1.1.3目的意义区地域广阔、地形地貌复杂,丘陵、山地、谷地均有分布,各地发展条件差异大,各乡镇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明显。同时,区作为市政府所在地,乡村面积较大、人口多,城乡之间
3、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尤为突出。做好“十五五”新农水规划,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一般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跨越,对巩固脱贫摘帽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中国西部践行“两山”理论新高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十五五”新农水规划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力推进乡村水务、农业灌溉、水库及其渠道和水美新村等四大板块重点工作,把水生态文明建设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水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融入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等各方面,加快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式在农村的确立,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提升
4、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各类水资源,从根本上促进人口与水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全面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十五五”新农水规划是建设美丽的必要条件。着力构建和谐相融美丽城乡形态。推进美丽城镇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与美丽人居有机融合,形成城市文明和农村文明相融合、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相辉映的现代新型城乡形态,建设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各具特色的城乡体系。建设生态城镇,重在统筹城镇与山水林湖布局,合理规划城镇绿地系统,增加城镇“绿色细胞”。建设美丽乡村,重在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做好农村水利系统规划,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
5、乡愁,使农村展现田园风光。“十五五”新农水规划是促进水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既不可或缺又无以替代。发展生态水利,实现人水和谐,是生态文明的必要基础和重要标志,对于强化生态之基、促进人水和谐、实现科学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开展水美新村创建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对于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水生态退化三大水问题,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L1.4编制过程本规划在编制过程中的主要依据为县级“十五五”新农水规划编制提纲、市区“十五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市区“十五五”水美新村建设方案、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6、村镇给水实用技术手册、农村供水工程技术要点、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等资料。在报告的编制过程中我们做了以下主要工作:一是基础资料收集,主要收集了1/10000地形图、1/2000水文地质图;降水资料、气温;现有供水工程资料、规划供水工程设计资料、社会经济资料等。摸清了区2025年底前规划范围内各类工程种类、数量、规模和分布等,明晰了规划建设任务。L1.4与相关规划衔接将新农水规划建设与脱贫攻坚规划、乡村振兴规划、“四好”村建设规划、市区“十五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市区“十五五”水美新村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环境保护规划等有机衔接。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五年实施方案和
7、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等要求,同步推进水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1.2综合说明1.2.1基本情况市区位于东径10527,至10604,北纬3219,至32。37之间。四周与旺苍、剑阁、元坝、青川、朝天接壤。全区有幅员面积1534.0平方公里。由于地处北部盆周地区,米仓山走廊地形横贯全区,大致与盆周西北边缘平行,东西方向展布,将全区平分为南北两半。它是米仓山南麓低凹槽地带,东西向展布长度137公里。其中心地带为平坝,宽度115公里不等,平均宽度约5公里。从中心向两侧30公里内,山体逐渐变陡,山峰逐渐升高。沿中心线方向,十几个大小不等的平坝被中心线河流连在一起,宛如一条长长的糖葫芦串,因
8、此全区属于低山丘陵地形。区内以嘉陵江、白龙江、清江河及南河为主要水系河流,中部河谷浅丘平坝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区70%以上幅员面积属深丘和山区,大多数乡镇分布在海拔600800米地方。根据区“十五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规划建设各类供水工程133处,覆盖人口14.98万人,设计供水规模2.34万nf/d。各类工程分类如下:规模化供水工程3处,覆盖人口9.78万人,设计供水规模1.38万神/丸其中城乡一体化工程(农村部分)1处,覆盖人口2.62万人,设计供水规模0.18万m3d;万人规模以上工程3处,覆盖人口7.16万人,设计供水规模1.2万m3do小型供水工程129处,覆盖人口5.2万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新时期 农村 水利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