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新时期农村水利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新时期农村水利发展规划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把水利摆在九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首位,对水利工作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是主动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着力解决水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目前,生态建设大会战已提高到相当高度,水系绿化、水源涵养林建设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要让广大群众就近感受到水利带来的生活便利,享受优美水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做好“十五五”新农水规划,助力乡村振兴。1.1.2任务由来按照中共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水利厅关于加强新时期农村水利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及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县级“十五五”新时期农村水利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加快推进我省新时期农村水利工作(以下简称“新农水”)从传统的农村水利向构建完备的乡村水网体系和现代化水管理体系转变,经研究,决定开展县级“十五五”新农水规划编制工作。1.1.3目的意义区地域广阔、地形地貌复杂,丘陵、山地、谷地均有分布,各地发展条件差异大,各乡镇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明显。同时,区作为市政府所在地,乡村面积较大、人口多,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尤为突出。做好“十五五”新农水规划,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一般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跨越,对巩固脱贫摘帽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中国西部践行“两山”理论新高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十五五”新农水规划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力推进乡村水务、农业灌溉、水库及其渠道和水美新村等四大板块重点工作,把水生态文明建设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水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融入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等各方面,加快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式在农村的确立,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各类水资源,从根本上促进人口与水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全面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十五五”新农水规划是建设美丽的必要条件。着力构建和谐相融美丽城乡形态。推进美丽城镇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与美丽人居有机融合,形成城市文明和农村文明相融合、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相辉映的现代新型城乡形态,建设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各具特色的城乡体系。建设生态城镇,重在统筹城镇与山水林湖布局,合理规划城镇绿地系统,增加城镇“绿色细胞”。建设美丽乡村,重在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做好农村水利系统规划,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使农村展现田园风光。“十五五”新农水规划是促进水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既不可或缺又无以替代。发展生态水利,实现人水和谐,是生态文明的必要基础和重要标志,对于强化生态之基、促进人水和谐、实现科学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开展水美新村创建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对于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水生态退化三大水问题,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L1.4编制过程本规划在编制过程中的主要依据为县级“十五五”新农水规划编制提纲、市区“十五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市区“十五五”水美新村建设方案、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村镇给水实用技术手册、农村供水工程技术要点、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等资料。在报告的编制过程中我们做了以下主要工作:一是基础资料收集,主要收集了1/10000地形图、1/2000水文地质图;降水资料、气温;现有供水工程资料、规划供水工程设计资料、社会经济资料等。摸清了区2025年底前规划范围内各类工程种类、数量、规模和分布等,明晰了规划建设任务。L1.4与相关规划衔接将新农水规划建设与脱贫攻坚规划、乡村振兴规划、“四好”村建设规划、市区“十五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市区“十五五”水美新村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环境保护规划等有机衔接。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五年实施方案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等要求,同步推进水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1.2综合说明1.2.1基本情况市区位于东径105°27,至106°04',北纬32°19,至32。37'之间。四周与旺苍、剑阁、元坝、青川、朝天接壤。全区有幅员面积1534.0平方公里。由于地处北部盆周地区,米仓山走廊地形横贯全区,大致与盆周西北边缘平行,东西方向展布,将全区平分为南北两半。它是米仓山南麓低凹槽地带,东西向展布长度137公里。其中心地带为平坝,宽度115公里不等,平均宽度约5公里。从中心向两侧30公里内,山体逐渐变陡,山峰逐渐升高。沿中心线方向,十几个大小不等的平坝被中心线河流连在一起,宛如一条长长的糖葫芦串,因此全区属于低山丘陵地形。区内以嘉陵江、白龙江、清江河及南河为主要水系河流,中部河谷浅丘平坝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区70%以上幅员面积属深丘和山区,大多数乡镇分布在海拔600800米地方。根据区“十五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规划建设各类供水工程133处,覆盖人口14.98万人,设计供水规模2.34万nf/d。各类工程分类如下:规模化供水工程3处,覆盖人口9.78万人,设计供水规模1.38万神/丸其中城乡一体化工程(农村部分)1处,覆盖人口2.62万人,设计供水规模0.18万m3d;万人规模以上工程3处,覆盖人口7.16万人,设计供水规模1.2万m3do小型供水工程129处,覆盖人口5.2万人,设计供水规模0.96万m3do其中千人以上规模工程7处,覆盖人口1.35万人,设计供水规模0.51万m3d;千人以下规模工程121处,覆盖人口3.23万人,设计供水规模0.45万In'/do现有灌溉供水功能小(2)型水库共27座,总设计有效库容为858万m3o现有山坪塘2809座,蓄水池771口,有效容积2797万m3o河闸引水2处,有效容积468万m3;己建直接从江河取水的提水工程162处,现状供水能力1368万m3o地下水提水井6630眼,现状供水能力2163万m3o共建成农村供水工程1373处,覆盖人口16.87万人,其中规模化供水工程3处千人以上规模工程9处,千人以下规模工程1361处,分散供水848处。L2.2规划目标任务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23年,新农水四个重点板块工作有序推进,乡村水务试点建设取得成效,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有效提升,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推进水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成水美新村等。到2030年,新农水四个重点板块实现“十五五”规划目标。1.2.3主要建设内容本次新农水规划主要涉及乡村水务、农业灌溉、水库及其渠道和水美新村四个重点板块,主要建设内容如下:(1)乡村水务其中区“十五五”农村供水规划水源工程(新建、改造、既有水源)15处,净化设施设备45台,消毒设备93台,管网配套115875km,进出厂计量设备88台,智能水表及计量水表32819只,水质化验室12处,监控设备22处,智能系统开发及安装6套。其中市区城乡供水及智慧水务一体化建设项目1.2亿元,一是新建荣山供水厂、鹅项颈供水站。二是改扩建龙潭乡柏佛供水站、曙光供水站、复兴供水站。三是改造及延伸球墨铸铁DN350、DN400、DN500输水管网共计53.7km,PElOO.PEI50、PE200、PE250、PE300给水管网共计141.3km。四是安装智能水表及计量水表13215套,智能系统开发及安装6套。(2)农业灌溉雷家河水库灌区工程由2条干渠及9条支渠(东坝支渠、马家湾支渠、李家沟支渠、王家梁支渠、射箭支渠、周家河支渠、庙子坪支渠、石子坪支渠和红岩支渠)组成。干渠总长22.5km,灌溉面积为4.1万亩。其中:工程部分投资16302万元,移民及环境部分投资4553.24万元。(3)水库除险加固及维修养护区“十五五”期间,水库除险加固5座,水库维修养护22座,2026年水库除险加固3座,2022年除险加固2座。水库除险加固及维修养护总投资1551.59万元。(4)水美新村区“十五五”水美新村规划山洪沟治理192.2km,水库除险加固1座,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46处,小型水源工程建设54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42处,配套改造灌排渠系188km,维修养护水库9座、供水工程69处、供水管网183km,其他小型水利工程31处,河流生态化治理50km,湖塘生态化治理27座,生活污水治理56处,管网150km,水土流失治理16平方公里,亲水景观和水文化载体6处,聘用水利巡管员35人。L2.4工程管理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或所管辖的)小型水库的安全负总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水库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工程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落实工程基本支出与维修养护经费(以下简称管理经费);落实除险加固资金;划定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解决工程淹没、伤残等遗留问题;审批(审查)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和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组织重大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全面建立和落实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和安全度汛责任制,逐库落实各责任人,明确各类责任人的具体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或所管辖的)所有小型水库的安全管理进行监督、指导;督促水库主管部门或水库所有者切实履行主管部门的职责,及时开展安全鉴定、除险加固、维修养护等;把小型水库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奖惩分明、常抓不懈、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建立辖区内所有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和安全度汛责任人名册,并向社会公告,接受监督;建立小型水库安全年度检查制度,组织实施水库运行管理督查、专项检查、电话抽查等,全面掌握辖区内所有小型水库的安全状况;审批所管辖的水库调度规程和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指导水库实施规范化管理及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加强水库安全管理宣传、教育和培训,逐步推行水库管护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竣工且经区级验收后,结合区实际,由工程建设单位负责移交给受益乡镇和各行政村村民委员会进行管理。区水利局作为技术指导单位,负责镇域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技术指导,形成监管同步,技术保障,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管理新机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监督主体为受益行政村村民委员会。各行政村要成立村级供水管护组织,明确专人管护职责,制定工程管理维护制度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在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由村民代表大会或村委会集体决定管理方式。原则上要实行企业化管理,独立经营,形成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管理运行机制。L2.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通过估算,本次规划项目总投资97782.31万元,其中“十五五”供水规划投资41794.68万元,雷家河干渠20855.24万元,“十五五”水美新村规划投资33380.8万元,“十五五”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投资600万元,“十五五”小型水库规划投资1551.59万元。区“十五五”新农水规划是以提供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为目的,有利于社会稳定等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建设工程。本次规划以地方财政为主,其中计划争取中央资金45%,地方政府55%(其中省级资金20%,市级财政15%,区级财政20%)。中央财政对地方予以适当的补助的筹措方式,并且考虑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吸收社会资本积极投入规划,并积极鼓励受益人口参与项目建设,实行用水户自筹。1. 2.6国民经济评价及环境影响评价1.2. 6.1国民经济评价本工程的建设,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