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文化广电旅游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文化广电旅游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文化广电旅游发展规划.docx(8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文化广电旅游发展规划目录前三第一章总结回顾第一节发展成就第二节存在问题第三节发展环境第四节总结展望第二章战略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发展战略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主要任务第一节调整供给结构,建设文旅强市第二节推进人文滋养,升华世界客都第三节实践主客共享,打造品质城市第四节深化改革创新,建设制度高地第四章实施保障第一节健全统筹协调第二节加强政策支持第三节加强用地供给第四节加强人才建设第五节加大资金投入第六节强化保护发展附录1市“十五五”文化广电旅游重点项目库附录2县(市、区)发展指引前言“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2、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二个五年;是我省奋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第二个五年,也是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推动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十五五”时期将面临一系列新特征新要求,必须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发展理念上需要兼顾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强化优势与补足短板、特色发展与全域示范,为打开建设文旅一线城市新局面指明方向。市文化广电旅游发展“十五五”规划依据中央省、市关于文化广电旅游事业、产业发展
3、的部署要求,立足北部生态发展区定位,抢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进一步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等重大机遇,主动参与、对接、支持、服务”两个合作区”建设,并结合市实际进行制定,系统总结“十四五”时期发展成就,深入剖析“十四五”时期发展问题,在2035年建成“世界客家文化名城”“世界旅游目的地名城”远景目标引领下,明确“以要素转化延伸产业链条,以人文滋养指导城市发展,以科技要素驱动品牌创新,以存量更新激发发展活力”的目标路径,打破文化、广电、旅游部门边界,在产业结构调整、人文环境营造、公共服务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全方位融合发展,努力将建设成为文旅一线城市,打造“东亚文化之都”,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
4、示范区、国家级客家文化O生态保护区,打造省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擦亮世界客都品牌,奋力开创全市文化广电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本规划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引领开启文旅一线城市建设新征程,推动文化、广电、旅游事业、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市未来五年文旅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第一章总结回顾第一节发展成就“十四五”时期是文化、广电、旅游融合发展的开局阶段,市开展了丰富的探索,文化、广电、旅游的受重视程度、建设速度、发展势头空前,初步形成文旅融合、城乡一体、主客共享的文化、广电、旅游发展新格局,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形成多项具有原创性、突破性的改革创新实践经验,文旅大市基本面初步形成。一、文旅大市基本面形成“十
5、四五”时期,市在文旅品牌创建、新兴业态引进、人居环境营造上全面发力,从“十二五”时期的文旅明星城市逐步向文旅大市转变,确立文旅大市基本面。(一)提升文旅地位,主要指标居粤东西北第一。“十四五”期间,市基本确立文化和旅游业为战略支柱型产业。旅游产业主要指标连续五年位居粤东西北地区首位,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由2016年的3573万人次,增长至2019年的4990万人次,年均增长11.8%;旅游总收入由2016年377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550亿元,年均增长13.4%,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2025年因受疫情影响,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126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7亿元。)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
6、值从2016年22.79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8.70亿元。文化和旅游业已经成为市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化的重要依托力量,对城市综合发展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二)以创建为抓手,高端文旅品牌位居粤东西北领先地位。“十四五”期间,“世界客都长寿”城市文旅品牌开始打响。获评中国地级市第二个“世界长寿之都”;大埔县、蕉岭县获评“世界长寿乡”;创建海内外23个旅游推广中心,成为全国“一带一路”旅游推广十强城市,文旅品牌的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提升。止匕外,市在城市节事、行业展会和区域协作方面深化品牌效应。举办林风眠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林风眠纪念馆落成开放,举办卡拉比丘数学大会,丘成桐国际会
7、议中心建成开放;高标准承办“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活动、客家文博会、客家文化(非遗)艺术周、花灯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文旅主题活动;主动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闽粤赣十三市、“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文化旅游深度合作,打造互联互通、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普及性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品牌创建工作,全面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梅县区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埔县、丰顺县、平远县、蕉岭县顺利通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高等级文旅企业品牌不断涌现,产品供给提质增量。新增国家3A以上旅游景区15家,共39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总数列全省第2;星级饭店26家(5星级2家),星级民宿12家;客天下入
8、选省旅游度假区名单;3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新增旅行社19家。高等级景区和高等级酒店数量居粤东西北地区首位。(三)引进新兴力量,多项文旅新兴业态探索引领全省。“十四五”期间,产业招商精准发力,引进科技旅游、民宿度假、夜间旅游、体育旅游等新兴业态,大项目加速落地。引进外部资本和专业机构,推出夜间旅游项目,招商棕桐股份、翼天文旅打造时光和客都人家项目,补足在夜游文化商业街区及夜间旅游演艺项目的空白;科技赋能文旅发展,催生五华足球科技馆、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客都人家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新兴景点;客都人家、五华球王故里文化旅游区等一批投资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高端文旅项目加快落地。民宿度假发展模式引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文化 广电 旅游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