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演进、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docx
《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演进、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演进、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演进、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摘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我国重大发展战略,经历了“四个现代化”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两化融合”、四位协同发展、三化三性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演进过程。当前,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包括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等,但也面临发展水平不高、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协同发展融合发展不够等问题。为此,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巩固优势产业,补齐发展短板,推动融合发展。关键词现代化产业体系;政策演进;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的重要任务和关键路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以工业化推动产业发展作为核心任务,并在党的二十大中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目前,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面临不少挑战,需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演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在中央各类文件中被屡次提及、反复强调。然而,其作为国家层面重大发展战略被正式提出,却经历了孕育形成和发展完善的政策演进过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我国作为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核心任务就是要推进工业化。在工业化建设过程中,我国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建
3、设的目标,然而,”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内涵经历了逐步演进的过程。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四个现代化”首次被提出,包括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随后,在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至此,“四个现代化”的内容得到了正式的确立,并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四个现代化”中包含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的内容,这两个产业在当时被看作是国民经济体系的主体部分。因此,“四个现代化”可以
4、被看作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战略的萌芽。(二)改革开放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以经济杠杆来推动产业体系的建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支持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广阔国内市场优势,大量吸引外商投资并积极进军国际市场,实现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另一方面,针对产业结构失衡和产业低端化,积极实施产业政策来调整产业结构,包括调整轻重工业比重、调整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加工业比重、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等。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国主动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工业绿色制造和循环式生产。我国大力推动产业转型
5、升级,积极培育支柱产业、先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促进产业体系由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步转向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一阶段是我国产业体系逐渐建立并不断发展的过程,为我国后来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战略奠定了物质基础。(三)新世纪以后注重“两化融合”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信息技术加快发展,互联网快速普及,信息化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将信息化作为贯穿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战略措施,提出了“两化融合”的发展战略。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6、的新型工业化路子”。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但从内容上看,主要是沿承了党的十六大的发展思想,将“两化融合”作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途径。“两化融合”是我国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大机遇,明确新型工业化的实施重点,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虽然并没有全面涵盖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但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出了重要探索。因此,推进“两化融合”,可看作是我国推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战略的过渡阶段。(四)新时代以后强调“四位协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
7、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产业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时,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做到统筹兼顾、系统集成、协同高效。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在“两化融合”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四化同步”,提出“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相比于“两化融合”,“四化同步”视野更加宽广、内容更加丰富。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将现代
8、产业体系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也被称为“四位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发展战略。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将其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五项重点任务之一。“现代化产业体系”相比于“现代产业体系”,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更加丰富,地位更加重要,也能够更好地与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步走”战略相呼应。总体来看,“四位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后,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战略的理论逻辑框架就初步形成了,但在具体内容上还需要不断丰富。(五)党的二十大后提出“三化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现代化 产业 体系 政策 演进 建设 现状 发展 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