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docx
《四川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四川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摘要: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到中药材生产在不与粮食争地的同时,保障中药材产品高效供给,发挥产业优势特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是当前中药材种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当前中药材产业生产规模扩张迎来转折点,探索新模式打造新业态是支撑产业提质增效促增收的着力点;整个产业迎来质量转型升级加速期,资源区域整合要更加优化,培育高素质药农成为产业主力军。面对四川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唯有创新中药材产业全链条服务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多样化种植模式,加强药材道地性建设;全面推动药农向高素质人才迈进,提升药材科技支撑能力,才能助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
2、词:中医药振兴;中药材;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方针,立足道地药材资源优势,确立了“兴医兴药并举,事业、产业、文化联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中医药发展总体思路,提出实施“1234”工程,中药材产业得以快速发展o现代化的中药材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与此同时,如何做到在中药材产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合理充分利用闲置农业土地资源,做到不与粮食争地,继续推动四川中药材产业高质发展,值得深入讨论。本文梳理了四川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背景下,中药材产业
3、发展面临的现状与挑战、趋势与机遇,以创新思维开辟中药材生产新途径,在切实落实好耕地保护制度、严守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的前提下,提出促进四川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1四川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挑战1.1中药材生产规模扩张迎来转折点2021年,四川省全省栽培中药材品种超过200个4,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50万hm2,中药材产值达325亿元。其中,单品种栽种面积超过万亩的达到53种,而川苜、川贝母、川麦冬等道地药材的人工栽种面积居全国第一。全省已建立包含中江县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乐山市沙湾区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达州市达川区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在内的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省级农业园区,充分发挥了中药材现代
4、农业园区优势,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提供了坚实产业园区支撑。从20132021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看到四川中药材播种面积从10.4万hm2增加到15.0万hm2,增长了44.2%,产量从40.4万t增加到57.6万t,增长了42.6%,四川中药材种植业发展势头良好。在中药材种植业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中药材种植可用地不足的问题。由于四川省的丘陵山地地貌,平原区域较少且面积小,较为平坦的区域通常用于种植收益较高的农作物。在此背景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提出了“不向农田抢地,不与草虫为敌,不惧山高林密”的中药生态农业宣言
5、,要求把药材从良田请出去,鼓励利用“四荒”资源,引导中药材种植上山下林。如何合理开发山地、坡地资源成为中药材种植可用地,已成为四川中药材生产规模扩张的关键。1. 2提质增效促增收亟需新模式新业态支撑中药材产业不仅经济效益好,同时兼具药食一体、药旅融合、保护环境等功能,为拓展增值空间提供了物质基础。中药材生产要求不与粮食争地,又要保障高质量发展标,推动中药材产业规范化发展,提升产业集约化水平,亟需新模式新业态,来赋能中药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稻药轮作的川苜、泽泻产业,这种新模式不但落实了耕地利用优先序,保障了粮食安全,而且能够多种一季中药材,实现“一田双收”,经济效益显著增强。面对新形势要求,更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 中药材 产业 发展 现状 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