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面发育迟缓诊断指南.docx
《中国全面发育迟缓诊断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全面发育迟缓诊断指南.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国全面发育迟缓诊断指南全面发育迟缓(globaldevelopmentaldelay,GDD)指5岁以下儿童,有,2个能区(大运动或精细运动、语言、认知、社交和社会适应能力等)的落后,因年龄过小而不能完成一个标准化智力功能的系统性测试,病情的严重性等级不能确切地被评估。但过一段时间后应再次进行评估,因为智力测试和适应行为测试在这个年龄组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较低,尤其是婴幼儿。GDD的诊断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患儿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关于GDD的诊断,除了一篇2018年发表的儿童智力障碍或全面发育迟缓病因诊断策略专家共识外,尚缺乏基于循证医学的诊断指南。本指南将临床经验与循证医学相结合
2、,遵照循证指南制订流程,建立适合我国人群的GDD临床诊断指南,旨在让患儿得到更精准的诊断和个体化治疗,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份实用工具。本指南在制订前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注册(注册号:PREPARE-2022CN589)o1、概述1.1本指南的目的为GDD诊断提供循证证据支持,规范我国GDD的诊断,为GDD临床诊疗提供依据。1. 2本指南涉及的患儿5岁以下发育迟缓患儿。1.3本指南的使用人群各级医院从事儿童发育迟缓相关工作的西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护士、技术人员及相关科研工作人员。L4推荐意见、证据概述和推荐说明本指南采用牛津循证医学证据等级(OXfordCentreforEvidence
3、BasedMedicine,OCEBM)对证据水平和推荐意见的推荐等级进行分级(表1)。表1牛津证据水平与推荐等级分级TabIe1EvidencelevelandIveoniniendedlevelgradeaccondingtoOxfordCentreforEVidCnCeBasedMedicine分级定义证据水平Ia从RCT的Meta分析中获得的证据Ib从云1项RCT中获得的泞据Ila从才1项设计良好的MReT中获得的证据Ub从I项设计良好的其他类型准实聆件研究中获得的沛据Ifl从设计良好的(实验性描述性研究中获得的证据,例如比较研究、相关研究和病例研究N从夕家委员会的报工或权威机构(专家
4、)的观点和/或临床经验中获得的证据推荐等级A要求什时特定建议的论述总体质的良好、致件高,HIIK中包含Nl项RCT(证据水平JaJb)B要求针对推荐方案进行较好的临床研究、但没行进瓯机临床试验(证据水平:11aJIb11)C要求从专家委员会的报告或权威机构(专家)的观点Hl/或临床经验中获得的证据说明缺乏直接适用的高质试临床研究(据水平:1V)注:RCT:随机对照试验RCT:raniflfiLflMIR-1RL1. 5本指南制定方法见中国全面发育迟缓诊断指南计划书。2、GDD诊断指南相关临床问题、推荐意见、证据概述和推荐说明临床问题1:GDD诊断应重点关注哪些病史、症状和体征?推荐意见:在病史
5、方面,推荐首先关注围生期高危因素、母妊娠期高危因素(证据水平:1b;推荐等级:A);推荐关注新生儿期高危因素(证据水平:11b;推荐等级:B);建议关注父母社会背景、儿童养育环境、儿童喂养史和营养状况、儿童疾病史等(证据水平:IIb;推荐等级:B)O在症状方面,推荐重点关注语言发育迟缓、社交障碍、认知障碍、问题行为、运动发育迟缓(证据水平:Ib;推荐等级:A);推荐关注是否伴随有癫痫、是否有发育倒退、是否有生长迟缓和营养不良等(证据水平:Hb;推荐等级:B),尤其需关注发育迟缓程度的评估。在体征方面,推荐重点关注肌张力异常、头围异常、特殊面容、非面部异常等(证据水平:1b;推荐等级:A);推荐
6、关注体格生长情况、营养不良表现,如面色异常、脱水、水肿等(证据水平:Hb;推荐等级:B)。证据概述:指南制订工作组进行了定性研究,共纳入可提取到描述患儿GDD相关病史、症状和体征的文献37篇,其中1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13篇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4篇准实验性研究,19篇设计良好的非实验性描述性研究。按照文献中出现频次编制频次表,并参考牛津证据水平与推荐等级分级提出本问题推荐意见。其结果如下:在病史方面有20篇提及围生期高危因素,17篇提及母妊娠期高危因素,14篇提及新生儿期高危因素;在症状方面有12篇提及社交障碍,9篇提及语言发育迟缓,9篇提及认知障碍,7篇提及运动发育迟缓,报告频次较
7、高的症状还有癫痫、脑性瘫痪、感知觉异常、情绪问题、发育倒退等;在体征方面,2篇提及肌张力异常和头围异常,1篇提及特殊面容和非面部异常,1篇提及体格生长、营养不良表现,如面色异常、脱水、水肿等。推荐说明:有发育迟缓表现儿童常见主诉多为运动发育迟缓(落后于运动发育里程碑)、语言发育迟缓、喂养困难、体格生长迟缓、惊厥、不合群、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对于因此主诉就诊患儿应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临床观察以及综合评估等。本推荐意见主要基于已获得证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专家访谈结果及指南制订工作组专家意见,在临床应用中应结合推荐意见和患儿个体化表现进行评估。病史、症状和体征是儿童G
8、DD初诊的重要依据,但其诊断准确性较低,无法评估严重程度,不推荐仅根据单一或者联合症状和体征预测儿童GDD,推荐结合其他诊断工具综合判断。临床问题2:是否需要常规进行听力检查,常用哪些方法?什么情况下进行转诊?推荐意见:推荐对所有怀疑GDD的儿童,均应常规进行听力检查(证据水平:III;推荐等级:B)o在初次听力评估时可用听力筛查的方法。对于。3岁儿童,常用的听力筛查技术有耳声发射(Otoacousticemissions,OAE)、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ic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ABR)和行为观察测听法等。对36岁儿童,常用的听力筛查技术有OAE、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全面 发育 迟缓 诊断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