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x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新能源汽车科技城标准厂房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20xx年X月X日1. 目的22. 适用范围33. 参考文件34. 程序管理35. 定义36. 职责36.1 安全部36.2 施工队/施工班组36.3 施工分队/班组36.4 监护人员47. 程序描述47.1 项目可能存在的有限空间种类47.2 有限空间作业的主要危险源47.3 有限空间的标志57.4 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管理57.5 气体测试与通风67.6 其它安全注意事项67.7 营救68. 附录71 .目的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保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2 .适用范围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城项目部有限空间作业的识别、进入
2、许可、人员职责及应急营救的安全管理。3 .参考文件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QESH)4 .程序管理本程序由安全部编制修订和解释,经项目执行经理审核,项目经理批准后发布执行。5 .定义有限空间:是指生产区域内炉、塔、釜、罐、仓、槽车、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6 .职责6.1 安全部1)制定有限空间安全管理程序,对有限空间作业实施安全监督与检查;2)必要时启动有限空间进入许可制度,批准有限空间作业票;3)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危险分析与交底;4)对惰性气体保护的设备或其他有限空间张贴危险警告标志;5)必要时对有限空间实施气体监测;6)对进入有限空间
3、的人员进行培训;7)检查监护人员的监督职责。6.2 综合施工队/施工班组1)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施工方案交底;2)向安全保卫部提供惰性气体保护的设备或管道清单;3)必要时,安排监护人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监护;4)遵守工作票制度;6.3 施工分队/班组1) 要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2) 接受有限空间作业的培训和交底活动。3) 4监护人员1)负责对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进行监护;2)坚持岗位,不得善自脱离岗位;3)在监护的过程中及时和作业人员取得联系;4)做好对进出人员的登记工作;5)班前班后清点人员的数量,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向现场负责人报告。7.程序描述7.1 项目可能存在的有限空间种类7.2 备
4、内部作业,包括:进入压力容器或者狭小的地下室内部测量、安装部件、质量检查等活动进入地下井内部进行测量、安装、质量检查等活动进入狭小的发电机房。进入其他狭小的内部的作业2)管道及沟道内部作业,包括:地下室内大直径管道的焊接、打磨、防腐作业进入污水井内部进行安装、焊接、施工作业进入其它密闭式空间作业3)半开放的地坑内惰性气体保护焊接活动,如地下室地坑接焊接活动。4)其他有限空间作业:进入污水井内部进行安装、焊接、施工作业。7.3 有限空间作业的主要危险源1)根据以往施工的经验和事故案例判断,有限空间作业的主要危险源有如下几种(但不限于,根据具体的施工特点,分析具体的危险源):窒息中毒高处坠落触电物
5、体打击中暑7.2.1危险源分布表(过程中更新)序号危险源可能导致后果性质分布区域/来源备注1窒息/中毒昏迷/死亡严重地坑惰性气体保护焊接地下室管道防腐其他进入设备或管道的作业重点关注2高处坠落重伤/死亡严重地下室管道焊接安装出入有限空间的通道重点关注3触电重伤/死亡严重污水井的电动工具/照明重点关注4.物体打击轻伤一般有限空间的通道口5.中暑昏迷一般高温季节有限空间内的动火作业7.3有限空间的标志1 )现场的有限空间的出入口或明显位置必须设立警告标志。2 )凡惰性气体保护的设备或管道,必须有标识。3 .4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管理D进入有限空间之前必须办理安全许可证,并有严格的履行审批手续;2)在
6、办理许可证前要写明实际测量气体的数量;3)在狭小空间内动火,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证和履行规定的手续;4)许可证只允许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严禁超出其使用范围;5)许可证的办理人员必须是现场的施工负责人或班组长,其他人员无权办理;6)在工作期间许可证要始终放置于作业区域显要部位;7)在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有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必须立即撤离,若需继续作业,必须重新办理进入设备内作业审批手续;8)有限空间进入许可证通常的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9)无许可证不得施工。4 .5气体测试与通风1)气体测试由专人进行;2)在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10分钟,对内部及外部的气体进行测试;3)而且在整个进入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限 空间 作业 安全管理 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