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北京市燕山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北京市燕山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北京市燕山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燕山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考生须知L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2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面对青春的邀约,我们应该()穿着另类,只注重追求外在美思维独立,凡事都和别人争辩我们要正视、欣然接受自己身体变化多参加集体活动,正确处理心理矛盾A.B,C.D.【答
2、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对待青春期身体的变化、青春期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考。: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文,面对青春的邀约,我们应该正确看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也不要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多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培养兴趣爱好,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故符合题意;:青春的我们既要追求外在美,也要体现内在美,故说法错误;:独立性思维是有自己独到见解,同时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2 .古语中往往蕴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下列对古语解读正确的是()序号古语解读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不会相互感
3、染。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通过自省,检视自身不足,调整自己。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情感、行己有耻、独立思考、止于至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强调的是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情感世界,错误;: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正确;: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批判精神,错误;: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告诉我们要通过自省,检视自身不足,调整自己,正确;故本题选C。3 .道德与法治课上学习了“青春有格以下
4、对“青春有格”的理解正确的是()青春要坚守底线,做到“行己有耻”青春要有格调,拒绝不良诱惑青春要敢于突破各种界限和规则青春要主动经历苦难,磨砺意志品质A.B.C.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青春有格。:青春有格包括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依据教材知识,青春要坚守底线,做到“行己有耻”,青春要有格调,拒绝不良诱惑,说法正确;:要青春有格,不能突破道德与法律的界限和相关规则,错误:要主动经历苦难的说法太绝对,错误;故本题选A。4 .对下列情境的解读正确的是()序号情境解读小林总是掩饰自己的情绪,不愿向别人表露心声。青春期的情绪具有细腻、闭锁的特点。艺术节上,同学们表演自己编排的舞蹈节目。同学
5、们没有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小李对班级管理中不合理的规则提出了质疑。他具有批判精神。我们拒绝承受负面情绪。班级篮球比赛输了,同学们都很沮丧。小瑞说比赛让班级更加团结友爱,这才是咱们班收获的最好礼物。A.B.C.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青春期情绪的特点、培养批判精神。:小林总是掩饰自己的情绪,不愿向别人表露心声,这体现了青春期的情绪具有细腻、闭锁的特点。故符合题意;:艺术节上,同学们表演自己编排的舞蹈节目。这体现了同学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故说法错误;:小李对班级管理中不合理的规则提出了质疑。这体现了他具有批判精神。故符合题意;:班级篮球比赛输了,同学们都很沮丧。小瑞说比赛让班级更加团结
6、友爱,这才是咱们班收获的最好礼物,这是积极对待负面情绪,不是拒绝承受负面情绪。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5 .漫画启示我们()路上有泥泞也较玩建电的好2得调整心态,乐观面对人生被动接受并适应外部环境隐藏负面情绪,传递温暖善于调控情绪,化解烦恼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会调节情绪。:漫画中,“路上再泥泞,也要有玩泥巴的好心情”,这要学会调节情绪。分析选项,调整心态,乐观面对人生;善于调控情绪,化解烦恼,与漫画题意符合,故符合题意;:要主动接受并适应外部环境,故说法错误;:学会正确对待负面情绪,不是隐藏,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6 .下列表达爱国情感的诗句是()黄沙百战穿金
7、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A.B.C.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爱国情感。:“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表达了将士们在艰苦战斗中誓死报国的决心和勇气,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感,故符合题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达了作者在面对生死抉择时,宁死不屈、忠诚报国的坚定信念,体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感,故符合题意;:“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宋代秦观的鹊桥仙,表达了爱情的坚贞不渝,与爱国情感无关,故不符合题意;:“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解析 北京市 燕山 地区 2023 2024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末 道德 法治 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