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专项训练练习题.docx
《2025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专项训练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专项训练练习题.docx(5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空气与生命专项训练练习题一.空气组成的测定1.如图甲拉瓦锡曾将少量汞放在密闭容器里,加热十二天后,部分液态汞变成了红色氧化汞粉末,容器里空气体积减少了约:小科利用图乙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压强传感器测定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14A.拉瓦锡实验证明了空气中氮气约占总体积的氧气占gB.红色粉末是汞与氧气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的氧化汞C.若装置气密性不好,图丙中C点将上移D.图丙中b点对应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2 .老师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1)该实验可以说明反应后集气瓶
2、内剩余的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2)结合曲线,解释AB段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3 .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的思维模型如下:封闭空间一一消耗氧气一一气压减小一一观察现象。项目化学习小组按图甲完成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时,发现进入集气瓶的水量低于“1”刻度线。为提高氧气含量测定的精准度,展开了如下研究。误差分析几位同学对测量值偏小原因的分析如下:甲:红磷的量不足,未能把瓶内氧气耗尽;乙: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瞬间,部分空气逸出;丙:实验前导管中有空气,实验后一部分本应进入容器的水滞留在导管中;T:由于广口瓶的形状造成很难均分五等份,影响测量结果;燃烧匙图甲图乙图丙(1)以上原因分析中,其中一位同学的观点被大
3、家一致否定,你认为是(选填甲”“乙”“丙”或T)的观点。(2)方案改进根据以上讨论,为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精准度,学习小组同学设计了图乙改进装置(已知:红磷的着火点是240,无毒;白磷的着火点是40,有剧毒)。比较图甲、图乙的实验方案,下列关于图乙实验方案叙述正确的是oA.利用着火点更低的白磷并采用加热后的玻璃棒“内引燃”,建立封闭空间使实验结果更精准B.可以解决图甲方案中一部分水滞留在导管中带来的误差问题C.改用量筒内水的体积变化来确定消耗氧气的体积,使测量结果更精准D彻底地解决了实验的安全性问题,符合绿色化学理念(3)问题反思小组同学多次实验,测量值总是小于五分之一。经过老师指导,
4、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可以从模型中“消耗氧气”的方法入手给实验做进一步改进。资料暖宝宝是利用铁粉在空气中氧化的原理制成。方案选代讨论后,项目组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装置,用暖宝宝粉代替红磷,利用铁粉在空气中氧化的原理进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将滤纸用水浸润后黏附在针筒内壁;把暖宝宝粉倒入针筒,轻轻转动,使涂抹均匀;涂上凡士林,将活塞插入针筒,盖上橡皮帽,观察并记录活塞移动情况。实验过程中利用传感器测得甲、丙两个实验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丁所示。结合图丁从消耗氧气的方法角度分析,图丙方案比图甲方案测定结果更精准的原因是。心得交流科学探究需要不断根据结果反思探究过程,优化方案,实现方案的迭代更新。
5、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4 .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已知a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镒的氯酸钾,b为氯酸钾.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5 .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eI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0t2t3时间minA. c代表氧气B. a代表高镒酸钾C. t时刻,KeIO3开始分解D. t3时刻,生成氧气的质量达到最大值6.小科同学将一定量的氯酸钾与少量高镒酸钾的混合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大致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受热分解温度:高镒酸钾为
6、240、氯酸钾为400)。请回答下列问题:(1)高镒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曲线C代表加热过程中生成质量的变化(选填“氧气”、“氯化钾”)。(3)t3时,试管中有种固体物质。三.氧气的制取装置7.小科同学在实验室做“制取并收集氧气”的实验。请回答:(1)如图甲是小科组装好的气体发生装置,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改正:O(2)改正错误后,利用图甲装置进行高镒酸钾制取氧气实验,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加热(3)小科用H22制取02,若发生装置有图乙中的A和B可供选择,他应选用哪个装置?并说明理由O(4)如图丙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气体收集装置,其中不能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有(填(5)“富氧空气”是指氧气
7、含量高于普通空气的气体,可用于航天、医疗、炼钢等。若在实验室要混制一瓶(一定体积)氧气体积分数为40%的“富氧空气”,可使用图丙中的装置,先在装置中装满水,再从导管通入氮气,排出120mL水,再通入氧气排出mL水。四.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共1小题)8 .某实验小组利用块状大理石和浓盐酸(有挥发性)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其部分性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关闭装置的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液体顺利滴下,说明装置漏气B.装置中盐酸浓度过大,会使得反应无法顺利进行C.将燃烧着的火柴伸入装置中部,火柴熄灭,说明集气瓶中已收集满CO2D.将气体通入中,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不能说明CO2与水反应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5 浙教版八 年级 科学 下册 第三 空气 生命 专项 训练 练习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