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职业病防治规划.docx
《“十五五”职业病防治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职业病防治规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职业病防治规划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职业健康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强全市职业病防治工作,着力推进职业病防治长效机制和规范化建设,最大限度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以及落实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建设实施方案“健康2030”规划纲要省“十五五”职业病防治规划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十三五”取得的主要成绩职业健康是健康建设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事关广大劳动者健康福祉、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十三五”期间,我市职业病防治工作
2、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职业病防治政策和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各部门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联合监管的长效工作机制。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职业健康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用人单位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进一步得到保障,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得到有效控制,职业健康宣教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全社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关注度持续提高,社会共治格局初步形成。用人单位主体责任不断落实。通过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宣传培训、强化监管执法等措施,督促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管理责任制,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全市重点行业(石英砂、石材加工、石棉制品、水泥、陶瓷、皮
3、革箱包和制鞋、铅酸电池生产、木质家具、耐火材料、电子产品制造以及铸造冶炼和船舶修造等12个重点行业)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90.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率达83.6%,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达95.3%,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培训率达98.5%,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达100%o职业病防治体系日益健全。职业健康服务体系日益完善,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与控制,职业健康检查以及职业病诊断、鉴定、救治能力建设得到提升。全市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共有20家,其中职业病诊断机构2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11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4家,医用放射卫生技
4、术服务机构3家。全市职业病诊断机构具备“十大类”职业病诊断能力,诊断机构职业病报告率100%,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实现所有县区全覆盖。组建全市职业卫生专家库和市预防医学会职防放卫专业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委会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作用,提高职业健康监管效能。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力度持续加大。市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完成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目标任务,随访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诊断的尘肺病人747例。完成全市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任务10892家。加大全市重点行业企业、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以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病诊断机构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监督检查力度,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5、对职业病危害严重、整改后仍无法达标的用人单位,依法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等。未发生重大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慢性职业性化学中毒事故、急性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事故。职业健康宣传水平稳步提升。利用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活动等契机,多部门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推进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培训,提高用人单位主体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二)“十五五”面临的形势“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职业健康负重前行、大有作为的关键期和实现能力提升的攻坚期。随着经济的发展
6、,新的职业病危害不断产生,“十五五”期间我市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诸多问题:一是我市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新挑战。2016-2025年全市报告职业病分别为59、34、42、45、49例。农民工、劳务派遣人员等流动性大、职业健康检查率不高、防护意识弱,发生职业病风险较大。部分中小微型企业的生产工艺相对落后,作业条件简陋,存在较大的职业病危害隐患。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广泛应用,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不断出现,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二是新的职业健康危害不容忽视。除传统十大类132种法定职业病外,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新业态的广泛应用及产业结构调整等产生新
7、的职业危害,同时不良工效学等导致的肌肉骨骼劳损疾病和工作压力带来的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心身疾病,已成为亟待应对的职业健康问题。三是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存在不足。由于职业病防治职能多次调整,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规划、顶层设计、经费投入不到位。现有公立机构技术支撑体系大多只能基本完成监测评估、诊断救治任务,存在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和能力弱化等问题,特别是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支撑十分薄弱。四是用人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法治意识不强,忽视职业病防治,职业卫生管理薄弱,对改善作业环境、设置防护设施、职业健康检查等经费投入不足,部分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标,劳动者
8、特别是农民工、劳务派遣人员个体防护得不到有效保障。五是职业健康信息化建设滞后。缺乏专项建设经费,现有的职业病危害申报、危害因素监测、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报告、职业卫生监督执法等信息系统均独立运行,尚未和人社、民政、医保、发改、工信、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间形成信息共享机制,各部门职业健康共治水平有待增强。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劳动者健康为中心,着眼职业全人群、工作全周期职业健康,既要做好法定职业病危害的防控,又要兼顾新型职业病危害的预防,强化预防、治疗和保障三个环节,压实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劳动者个人四方责任,落实“防、治、管、教、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职业病 防治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