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第二十六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第二十六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第二十六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期中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总分50分,每题2.5分)1 .2022年部分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卷土重来来,一些隔离的人不得不“宅”在家里,只能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了解外面的情况。这充分说明()A.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孤立地存在B.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集体性组织C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了解社会D.电视、网络能满足人的所有需求【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相关知识。C:题文描述说明个人不能离开社会,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了解社会,故C正确;A:个人不可以脱离社会而孤立地存在,故排除A;B:与题意不符合,故排除B;D:选项中的“能满足人的所有需求”说法绝对
2、,故排除D;故本题选C。2 .小雨是名小学老师,早上来到学校,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下班后,她赶往医院看望生病的母亲;把母亲安排好以后,她又到保育院接4岁的儿子回家。小雨一天的经历说明()个人:的发展与社会没有关系人的身份是通过血缘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A.B.C.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观点错误;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包括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观点错误;:小雨在学校是老师,在医院照顾母亲是女儿,接儿子回家是母亲,表明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观点正确;
3、: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节点L观点正确;故本题选A。3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产生各种社会关系。下列选项对应的社会关系不正确的是()A.妈妈和李姨是公司同事一一业缘关系B.爸爸和姑姑一-血缘关系C.张叔和小白是同乡地域关系D.我和小花是邻居地缘关系【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和把握。ABCD:根据所学,血缘关系是以血缘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地缘关系是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业缘关系是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
4、等。故C说法正确,AB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在共享中共建,在共建中共享”。从个人对社会的影响上来说,提倡“共建”的依据是A.关心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B.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C.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D.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该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依赖性。另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人对社会的依赖性,并不是说人只能消极的依附于社会,而是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创造着社会,从而推动了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详解】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
5、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种种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人的全面进步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个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故D符合题意。AC本身的说法是正确的,但与题干无关,因而应排除;B选项强调的是社会对个人的影响,不符合题干的要求,因而应排除;故选:D【点睛】此题要准确掌握课本知识社会和个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即可顺利选择。5 .据调查,在某省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当中,有近50%的未成年人犯存在网络依赖问题,有60%的未成年犯受到过网络、手机等不良信息的影响。这给我们的启示是()网络的应用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要
6、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手机给青少年带来了许多问题,要远离手机网络是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A.B.C.D.【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通过未成年人由于网络依赖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这告诫我们网络的应用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要合理使用网络,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所以说法正确;手机给人们带来了便捷,说法错误;没有依据说明网络是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说法错误;故选D。6 .2019年10月10日18时10分许,江苏省无锡市312国道K135处、锡港路上跨桥发生桥面侧翻事故。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对于此类公共事件信息,我们要()以权威政府或部门发布信息为依据不传播网络谣言要学会辨明信
7、息真伪将自己了解的信息任意在网络传播A.B.C.D.【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因此对于公共事件信息,我们要学会辨明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以权威政府或部门发布信息为依据,不传播网络谣言,符合题意,正确。错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我们不能任意在网络上转发传播。故答案为:Ao【点睛】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分析题肢选项,用排除法比较容易选出正确的答案。7 .小瑾在日记中写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解析 山东省 济南市 第二 十六 中学 2021 2022 学年 年级 上学 期期 道德 法治 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yzwku.com/doc/1884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