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十五五”规划.docx
《生态环境保护“十五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环境保护“十五五”规划.docx(6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生态环境保护“十五五”规划第一章背景与形势第一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十四五”生态环境质量环境空气质量。202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0%,比2015年上升3.9个百分点。从2017年开始连续4年实现六项指标全面达标,SO2NO2、PM10PM.和CO等污染物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PMz5浓度从2015年39g/n?稳步下降至2025年28gm3,下降幅度达28.2%;浓度基本保持稳定,年日最大8小时均值第90百分位数与2015年持平。水环境质量。对比“十四五”初期,榕江水质持续改善,东湖断面水质保持为IV类(剔除溶解氧为III类),龙石断面水质消除劣V类,向IV类稳定改
2、善,古京北渡断面水质提升为IV类,枫江口断面水质提升为V类,钱岗(地都)断面提升并保持为11I类(剔除溶解氧)。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O(二)“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概要“十四五”以来,我区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国家、省和市的统一部署,着力光工场。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按照省涉工业炉窑企业大气分级管控工作指引,完成工业炉窑级别认定工作;督促VOCs重点行业企业制定“一企一策”治理方案,深入开展VOCs帮扶整治,推动VOCs全过程管控。加大油气排放监管力度,开展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专项检查。落实露天焚烧管控工作,制止教育露天焚烧行为,清理城区露
3、天烧烤摊档。推进餐饮企业和食堂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工作,有效遏制城区油烟扰民问题。开展城市扬尘污染治理,加强路面清扫、保洁,查处道路遗撒污染行为,督促采石场、采砂场、施工工地落实防尘措施。稳步推进土壤固废污染防治。配合省环科院完成23家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完成6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签订及隐患排查并落实自行监测。做好耕地质量监测和耕地质量等级调查工作。指导农资经营单位回收处置废弃农膜,落实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措施。出台关于开展区固体废物企业“三个一”专项工作的通知,引导产废单位在省固体废物管理平台登记注册,并签订企业固体废物规范管理承诺书。指导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
4、管理,落实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置。开展进口废物加工利用企业专项检查,打击夹带“洋垃圾”的违法行为。态环境违法行为;标准、规范指南体系的完善又能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引。治理改革和技术创新全面深化。“大环保”“大监管”“大治理”新体系加速形成。通过有机整合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实行垂直管理制度等体制改革,有利于优化行政执法职能和资源配置,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独立性、统一性、权威性,实现“一个贯通”和“五个打通”。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严格监管与优化服务并重,引导激励与约束惩戒并举,推动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能源、材料、工艺等领域高精尖技术的出现,为绿色低碳发展
5、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深度引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新手段、新模式。(二)挑战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缓慢,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经济动能不足,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格局还未完全建立。全区能源消费总量刚性增长需求仍然存在,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仍占主导地位,减污降碳面临较大挑战。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新增城镇人口将相应增加能耗、用水量、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新增污染排放仍居高位,生态环境治理压力较大。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任务艰巨。VOCs和NOx协同减排水平有待提升,臭氧尚未进入下降通道。河涌水体“微容量、重
6、负荷”现象仍然存在,重点流域水质达标基础仍不牢固。水生态修复尚属起步阶段,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严峻。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短板依然突出,人居环境水平亟待提高。污染物减排空间收窄,治污减排工程边际效应带来治污成本越发高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难度加大。持久性有机物、环境激素、抗生素类物质等新型环境风险逐步凸显。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升。“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更加突出系统性和整体性,对治理技术手段的精准性、有效性提出更高要求。辖区内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短板仍未补齐,污水管网配套尚未完善,污水处理效能偏低。污染源精准溯源监测能力不足,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手段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尚处
7、于起步阶段,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亟待加强。基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量不足,执法装备相对落后,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限。部分企业治污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垃圾分类、绿色消费、节水节电等绿色生活方式尚未完全转化为公众的自觉行动,全民生态环境素养有待提升。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化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以改善环境质量、服务社会发展为核心,以保障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
8、为根本出发点,以满足人民群众优质生态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为目标,以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着力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生态环境支撑。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从满足公众对环境的基本需求出发,从切实解决与民生相关的突出环境问题入手,以推进环境基本服务均等化为方向,在指标选择、技术路线、控制模式、规划主线等方面处处体现民生优先的新思路,调结构,促发展,奠定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的环境基础,持续增进群众生态福祉。坚持系统治理、协同管控。按照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环境 保护 十五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