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医案-痞满.docx
《中医诊疗医案-痞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疗医案-痞满.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医诊疗三3fc-痞满59岁中老年男性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因“反复腹胀10余年,再发加重伴纳差2天”入院。伴咳嗽、咯白色泡沫痰,神倦乏力,四肢欠温,恶寒,舌淡夹青苔花剥,脉浮沉取无力。此谓脾肾阳虚,气滞血瘀证。故予大回阳饮合枳术丸加减为主方温补脾肾,引火归元,行气导滞。本案重在温扶正气,疏畅气机。彭成功,男,59岁,1954年4月16日初诊:2013年5月18日患者系市纺织厂退休工人,因“反复腹胀10余年,再发加重伴纳差2天”入院。患者平素饮食不规律。10余年来曾在云南省各大医院检查、住院、治疗。2天前无明显诱因感腹胀加重,不欲饮食,由急诊科收住入院,输液治疗2天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故请余会诊为
2、患者开中药调服。既往史:“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30余年,“贫血”、“乙肝”、“慢性胆囊炎”、“痔疮术后”、“肺心病、心功能III级”、“肝多发囊肿”、“阑尾切除术后”。察其颜面萎黄无光泽,消瘦貌,神倦乏力,恶寒,腹部胀闷,饮食后加重,咳嗽、咯白色泡沫痰,纳差,大便不调,3日一行不定,舟状腹,振水音(+),四肢欠温,全腹痞满胀痛,疼痛固定,遇寒加重,饮热得舒,脱腹怕冷,手心热,咽部痒痛,诊其舌质淡夹青苔花剥,脉浮沉取无力。此乃由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司,久为病致虚,穷必及肾,病久入络,故属本虚标实,虚以脾肾阳虚为主,标实以气滞血瘀为主。故拟用大回阳饮合枳术丸加减。处方:淡附子颗粒6g,肉桂5
3、g(另包兑服),龟板15g,焦柏IOg,砂仁IOg(另包兑服),枳壳Iog,生白术30g,麻子仁20g,厚朴10g,杭芍10g,佛手15g,大枣IOg,炙甘草6g2剂凉水先浸泡慢半小时,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煎煮10分钟,取汁200毫升,每日3次。嘱饮食清淡,忌辛辣、香燥、寒凉之品。日服1齐人二诊:服药后,腹胀明显减轻,饮食增加,恶寒及神疲乏力缓解,效不更方。予前方4齐I。按:本案所患系痞满。主要因饮食不节,日久损伤脾胃,运化失司,久病致虚,穷必及肾,病久入络,故属本虚标实之证,该患者经历两次手术,耗气损血,脾胃虚弱,食欲不佳,生化无源,先天失于后天的滋养,脾肾阳虚,气滞血瘀,心血不足,肺气亏虚,肝寒郁结,五脏俱损,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故拟用大回阳饮合枳术丸加减。大回阳饮乃四逆汤加肉桂,温补脾肾之阳,先、后天同补,使气血生化有源,气机升降有常,恐姜太燥未用,合用枳术丸加强行气导滞、疏利气机的作用,患者手心热,咽部痒痛,存在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之征,加用潜阳封髓丹以引火归元,麻子仁润肠通便,厚朴、佛手行气导滞,杭芍养血柔肝,大枣健脾养胃,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以达温补脾肾,引火归元,行气导滞之功。老师批示:老年男性,年过六旬,气血渐亏,加之平素饮食不规律,脾肾受损,阳虚则寒,寒凝气滞,运血无力,血瘀内生,诸证难愈。故温阳宜力大。记录如实,分析得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诊疗 医案 痞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