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医案-眩晕.docx
《中医诊疗医案-眩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疗医案-眩晕.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医诊疗医案-眩晕41岁中青年女性因反复头昏、头晕5年,加重伴肢软乏力1月。伴时感心悸、头痛、口干欲饮、眠差梦多此谓少阳输机不利,气阴不足,血不养心证。故与柴桂龙牡甘麦大枣汤为主方疏解少阳,益气养阴,养血安神。本案重在益气扶正,和解少阳。龙玲,女,41岁,1972年2月11日初诊:患者平素工作繁琐、压力大。5年来反复因工作劳累发生头昏、头晕,症状时轻时重,休息后可缓解,从未到医院系统诊治。近1月因工作任务重,劳累过度,上症加剧,伴眠差梦多来诊。察其颜面晦暗,倦怠懒言,时感心悸、头痛,周身乏力,尤以双下肢为主,劳累加重,汗出烘热,口干欲饮,纳可,眠差,梦多易醒,二便尚调,诊其脉沉弱,舌暗红苔白少
2、津,舌底络脉青紫。血压110/65毫米汞柱,心率72次/分。此乃由工作繁琐、压力大、劳累过度,导致少阳输机不利,清阳不升,耗气伤阴,血不养心,属虚证。故拟用柴桂龙牡甘麦大枣汤加味。处方:醋炒柴胡10g,桂枝10g,烟龙牡各15g,酸枣仁15g,麦冬10g,丹参15g,浮小麦20g,知母15g,茯神30g,黄民30g,川苜15g,当归15g,杭芍12g,炙甘草6g,烟龙牡先煎20分钟,余药凉水浸泡20分钟,合并一起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煎煮10分钟,取汁200毫升,每日3次。嘱饮食清淡,忌辛辣、香燥、寒凉之品。日服1齐L共4齐限二诊:住院期间,所查三大常规、生化指标、心电图、胸片、颈椎六位片等均未见
3、异常。服药后,上述症状明显减轻,仍时有心慌、汗出,原方龙牡各加量至30克,浮小麦加至30克,效不更方。以前方8齐I。诸证消失出院。按:本案所患眩晕。主要因工作繁琐、压力大、劳累过度,导致暗耗心血,耗气伤阴,肝郁气滞,少阳输机不利,清阳不升,血不养心,属虚证。故拟用柴桂龙牡甘麦大枣汤加味。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和解少阳,桂枝温通心阳,烟龙牡镇静安神,酸枣仁汤养心安神,甘麦大枣滋阴润燥,黄芭、当归(取当归补血汤之意)、丹参、芍药、川茸益气和血,行气活血,使得气机出入得畅,益气养阴,心血得补,心神得安。老师批示: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灵枢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认为眩晕一病以虚为主。辨脏腑眩晕病位虽在清窍,但与肝脏功能失常关系密切。肝郁化火,使肝阴暗耗,肝阳上亢,阳升风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辩证准确,用方合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诊疗 医案 眩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