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医案-胃痛.docx
《中医诊疗医案-胃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疗医案-胃痛.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医诊疗医案-胃痛51岁中年男性患慢性浅表性胃炎,胃腕部隐痛5年余,加重1周。伴痞满、疼痛固定、喜热饮、纳差,此谓脾胃虚寒,瘀血阻滞证。故与桂枝人参汤为主方温阳散寒,通络祛瘀。本案重在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李家福,男,51岁,1962年3月3日初诊:患者系出租汽车公司司机,平素饮食不规律。5年来曾在云南省各大医院检查、治疗,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时轻时重,近1周因天气炎热进食冰镇汽水,胃腕部疼痛加重来诊。察其颜面晦暗,胃月完痞满疼痛,疼痛固定,遇寒加重,饮热得舒,月完腹怕冷,大便不调,诊其脉沉紧,舌质较暗苔薄白微腻。此乃由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司,久为病致虚,病久入络,故属本虚标实,本
2、虚以脾胃虚寒为主,标实以瘀血阻络为主。故拟用桂枝人参汤加味。处方:桂枝12g,人参IOg,白术10g,干姜10g,丹参15g,蒲黄10g,五灵脂12g,延胡索10g,大枣10g,吴茱萸6g,炙甘草6g,凉水先浸泡慢半小时,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煎煮10分钟,取汁200毫升,每日3次。嘱饮食清淡,忌辛辣、香燥、寒凉之品。日服1齐(J。共4齐I。二诊:服药后,上述症状均明显减轻,效不更方。以前方5齐I。之后,按前方因证适当加减用药1周,诸证消失。按:本案所患系胃脱痛。主要因饮食不节,日久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根据胃院痞满疼痛、遇寒加重辨为寒,又根据疼痛固定、舌质较暗辨为瘀,以此辨为脾胃虚寒,瘀血阻滞证。方以桂枝人参汤补益脾胃,生化阳气,温阳散寒,温经通络,加五灵脂、蒲黄、延胡索、丹参,活血化瘀止痛。方药相互为用,以奏温阳散寒,活血祛瘀之效。老师批示:患者久病体虚者,脾胃虚弱,中焦虚寒,致使胃失温养,因饮食不洁所致寒邪客胃,寒食伤中,寒邪直中,内客于胃,胃气失和,胃气阻滞,不通则痛。故因温胃散寒,理气止痛,用方合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诊疗 医案 胃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