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座题目:《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docx
《中医讲座题目:《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讲座题目:《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医讲座题目: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授课教师:*地点:肺病脾胃病科医生办公室时间:202*年1月11日参加人员杀自签名:讲座题目: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元.丹溪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云:“天大也,为阳,而运于地之外;地,居天之中为阴,天之大气举之。日,实也,亦属阳,而运于月之外;月,缺也,属阴,禀日之光而明者也。人身之阴气,其消长视月之盈缺,可见阴气之难于成,而古人之善于摄养也。”天大地小,日实月虚,阳有余,阴不足,是为丹溪养阴论之兆始也。后世崇此说者归之于养阴派。其实一说之立多为纠正时弊而究之,丹溪之时,时医崇山局方之偏燥,损津伤阴,
2、已显弊端,为其校正纠偏,新说应时而立,此为学术发展之必然也。然:善言天者,必应于人。究天者,若天之不大何有能举地于太虚之中,故天大地小理之必然,此其一也。又日实为常,日蚀为乱;月之盈亏,大地泰然;潮涨潮落,自然之象,可谓常也,何乱之有?反之,若阳常不足,阴常有余,日蚀地动,日蔽物亡,古已累见矣。此为非常之变也,必乱矣。是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与日光明。”,人亦应之,是故阳主生,阴主亡;阳易损,阴易长。护阳、育阳、秘阳乃生生之道也,此其二也。明.李中梓内经知要中诠释“七损八益”时指出,若能知七损八益而以此养生者,则“长体春夏之令,永获少壮康强,是真把握阴阳者也。”此之谓也。内经指出:“僮察阴阳以调之,以平为期”;“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说明业中医者,辨识阴阳消长之机的重要性。故医者不可不明阴阳之道,处治之法,若能从阴阳消长高度审视病机,立法处方,实为大医必守之约矣。故曰,为中医之道者,当明阴阳消长之道,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 中医 讲座 题目 格致 有余 不足 常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