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借调情况调研报告.docx
《干部借调情况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部借调情况调研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干部借调情况调研报告所谓借调,就是工资、编制在原单位,工作却在另一个单位,这种特殊的人才流动方式被称为“借调”。现实工作中,不少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都有被借调的经历,或者有与借调人员一起工作的经历。对此,有人戏称借调为“自带干粮替人打工”。时下,机关借调基层干部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当前借调的现状就借调类型来看,目前比较常见的有两种,一是机关向事业单位借调,二是本系统内上级主管部门向下级单位借调。就借调人员来看,主要是年轻的选调生、公务员或基层业务尖子,他们的共性特点是学历高、素质高、工作积极性高,用起来比较顺手,有利于推动工作。就借调性质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用人单位因编
2、制受限,而“逢进必考”的公务员录用人数所限,导致单位老龄化严重,事情多人手不够用;二是一些被借调干部进取心强,主观上希望在上级岗位中更好地锻炼成长,客观上希望通过借调实现自身编制、身份等转变。三是通过借调促进机关与基层、上级与下级单位的交流沟通,方便一些工作的开展。从借调实践看,借调干部的确有积极作用,一是用人单位工作压力得到一定缓解,二是对于借调干部来说,上级单位的工作质量要求更高、工作节奏更快,能够更好更快地提升素质,增加工作经验。从借调归属看,对大多数借调人员来说,借调之初都是抱着最后能够调入上级机关的念想。但是,从借调人员的最后归属看,真正能够调到上级机关的是少数。大多数借调人员最终还
3、是要回到原单位,这一借一调,导致人才不能在基层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成长。同时,长时间的违规借调也存在很多弊端。借调现象带来的弊端干扰了原单位各项正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借调人员在编不在岗工作,原单位仍然支付工资和一定的奖金。同时,借调人员占有编制,原单位想进新人员也不可能。更有些上级机关借调人员较为随意,没有任何手续就借调,甚至只是一句话就要人,严重干扰了下级机关的正常工作。影响了被借调人员的正常成长。由于被借调人员受现有用人机制和管理体系所限,无法成为借调单位的正式职工。长期以“临时工”身份在借调单位上班,“边缘化”的尴尬处境,让他们看不到发展希望,不利于其成长进步。另外,原单位的不管不问,借调单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干部 借调 情况 调研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