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十五五”规划.docx
《地质灾害防治“十五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防治“十五五”规划.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乙、T刖三1第一章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环境概况3一、地理位置3二、地形地貌3三、气象水文4第二章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面临形势6一、地质灾害现状6二、历年来的防治成效6三、面临形势与挑战13第三章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规划目标15一、指导思想15二、规划原则15三、规划目标17第四章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防治区20一、地质灾害易发区20二、地质灾害防治区22第五章地质灾害防治任务26一、开展风险调查评价,掌握隐患风险底数26二、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应急响应更加迅速27三、夯实综合治理体系,有效降低隐患风险30四、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提升综合防治能力32第六章保障措施35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35二、拓
2、宽投入渠道,加强资金保障35三、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监督考核36四、加强宣传培训,提高防治意识36附则38附图序号图名比例尺1市区房前屋后高陡边坡现状分布图1:500002市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图1:500003市区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图1:50000附表附表1市区地质灾害防治“十五五”规划防治项目投资估算表附表2市区房前屋后高陡边坡基本信息一览表附表3市区地质灾害易发分区一览表附表4市区地质灾害防治区划一览表前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五五”规划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论述指示精神,科学有效做好市区地质灾害防治,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3、的决定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五五”规划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及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省地质灾害防治“十五五”规划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五五”规划等规范性文件,结合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市区地质灾害防治“十五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市区历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为基础,根据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明确的防治目标,重点对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深化风险评价和查明风险隐患、群测群防和应急响应、综合治理和风险管控等方面进行规划部署,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全区应以本规划为指导,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对象: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
4、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高陡边坡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规划范围:本规划适用于市区所辖行政区范围,陆域面积为126k112o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为2025年,规划期2026-2030年。第一章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环境概况一、地理位置区地处省平原中部,隶属市管辖,距厦门市约40km,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9z11743,北纬2429,2442,面积126k11区位于厦门、汕头两大经济特区之间的腹地,东与龙海区相连,南临九龙江,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隔江相望,西接苔城区,北接长泰区。下辖5个街道(蓝田、步文、碧湖、朝阳、景山)、1个镇(郭坑)、1个省级开发区(蓝田经济开发区)
5、,下设12个行政村、67个社区,户籍人口20.2万人,常住人口30.67万人。二、地形地貌区位于九龙江下游,属闽粤沿海花岗岩亚区的一部分,九龙江流域在调查区分为西溪和北溪,河岸两侧及其河间地块组成了盆地。流经调查区的水系主要是九龙江西溪及北溪的下游,流向呈北西一南东向,水系的发育与调查区的北西向构造带相一致,流经本区后在龙海的福河村附近汇入大海。区内地貌主要为构造侵蚀地貌、侵蚀剥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地貌形态主要有丘陵、红土台地、冲积平原等,其中以冲积平原分布最广。区内地貌的形成受燕山运动的影响,早白垩纪末的燕山水平挤压运动,形成规模宏大的褶皱及断裂带,构成了区内现代山脉及河流的走向。燕山晚期又受
6、大规模岩浆侵入和喷发影响,基本奠定了地貌轮廓,白垩纪后,大量花岗岩侵入体被长期剥蚀而曝露地表,使地面“准平原”化。第三纪的喜山大规模断块抬升运动,又使北部和西北部的山被抬升,而后又受长期流水的切割,逐步形成山峦起伏,河谷纵横其间的地貌景观。历次地质构造运动的结果,塑造了调查区多样的地貌类型,区境地势自东北向西南缓缓倾斜,依次出现高丘陵、低丘陵、台地和平原,呈梯级下降。三、气象水文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带,九龙江北溪、西溪间,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常青,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2.2C,不同月份气温变化较大。根据收集的资料,区内年平均降雨量为1604.2m11,不
7、同年份的降水量差距较大,34月为春雨季,主要以连绵阴雨为主,常年降雨量约为235.2mm;56月份为梅雨季,特点是雨水偏多,降雨强度大,常年降雨量约为469.3mm;7-9月为台风多发季节,特点是台风暴雨入侵,水量多、来势猛,常年降雨量为637.8mm,占全年雨量的39.76%,台风期间常伴有大暴雨,受台风暴雨的影响。流经区水系有九龙江北溪、九龙江西溪和九十九湾内河。区境水位站有北溪内林、郭坑站,西溪碧湖、湘桥、东墩站,九十九湾内河孚美站、东墩站、桂林站,九龙江主要水位控制站为北溪浦南站、西溪中山桥站。区境无径流流量测站,北溪流量以浦南站为参照,西溪流量以郑店、中山桥流量为参照。1960年6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质灾害 防治 十五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