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发展“十五五”规划.docx
《人才发展“十五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发展“十五五”规划.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人才发展“十五五”规划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高水平打造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奋力开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新局面提供坚强人才支撑,根据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制定本规划。一、发展背景(一)现实基础“十四五”时期是区人才工作创新发展取得重要成就的五年,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下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全区上下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全力推进人才生态一流城区建设,顺利完成了“十四五”时期人才主要发展目标。1 .人才队伍质提量增。截至2025年底
2、,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3.82万人,比2015年增长31.6%。引进发达国家院士及“两院”院士11名,引进培育国家级海外引才计划人才19人、国家“计划”人才7人、省海外引才计划人才8人、省“计划”人才14人、市“521”计划人才15人,认定市级高层次人才2448名。青年人才竞相涌入,到2025年底,累计引进应届高学历毕业生4.7万名,其中硕士研究生9123名,博士204名,全区共有市级高层次青年人才1527名,占全区高层次人才总量的40.5%o2 .人才平台提档升级。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城北规划建设等发展机遇,加大力度建设人才平台,建成全国首个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集聚了斯坦顿大通、中
3、智等大型人力资源机构近170家,累计服务915万人次,成功引进海外专家及高端智力项目354个,累计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0800人。建成全国首个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园,引进欧盟研究与创新中心、德中卫生组织华东区办公室等国际组织办事机构5家,落地魏尔啸病理检验中心、中德生物基新材料研究院等国际人才创业创新项目43个。深入推进“名校名院名所”工程,与大学、工业大学、浙大城市学院等10所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建设中科院计算所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集聚了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稻研究所、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建院建筑规划设计院等知名科研院所,现有院士工作站6家、博士后工作站10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
4、1家,市级以上孵化器25个、众创空间17个。3 .人才作用有效发挥。人才引领创新,“十四五”期间,全区专利授权、发明授权和有效发明专利持续攀升,2025年,新增专利授权5479件,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641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410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119家增长到466家。新引进高层次人才从事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产业领域占比超过三分之二,产才融合发展进一步加深。4 .人才政策创新迭代。系统健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原下城区出台人才生态“黄金30条”“513武林英才”“518武林英杰”计划,制定下城区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原区出台“运河英才”计划、“618人才新政”“外创十条”和“青创七条”
5、等人才政策,形成了涵盖“高精尖缺”人才和国际人才引进、本土人才培育、青年人才集聚、人才平台建设、人才工作市场化发展等贯通引育留用人才发展全周期的立体化政策体系,“十四五”期间累计兑现人才政策资金11.2亿元。5 .人才活动亮点纷呈。开拓合作,聚拢资源,举办中德生物经济大会、国际脑科学高峰论坛、中欧科研快车(站)、中澳南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大赛、中欧青年人才沙龙、运河青年人才季、创投汇智创新创业大赛等人才交流活动93场,推动人才高频交流、项目深度对接,累计对接国际人才项目350余个,精准落地129个。连续3年举办中国O国际人力资源峰会,发布全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50强榜单,承办市“创客天下”海外
6、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外国人专场决赛,连续3年落地大赛总决赛获奖项目。6 .人才服务持续优化。强化创新要素供给,提升人才精准服务,获评市人才生态示范区。创新举办“运河创业创新学院”,为人才项目落地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法务财税、市场对接、融资发展等共性服务和个性化“一对一”实战辅导,累计服务学员超2万人次。扎实建设人才服务阵地,在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园建设国际人才服务综合体,整合推出企业落地、创业服务、人才认定、生活保障4大功能模块的68项服务。围绕金融、文创、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建设“人才驿站”,打造人才交流与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推出“运河英才VlP卡”“青遇”礼包,解决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健、车辆
7、上牌等需求500余个。强化人才发展金融支撑,成立区“金融联盟”,授信“人才贷”12.61亿元,达成“人才投”4000万O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区人才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高端人才引育有待进一步加强。顶尖人才依然较少,国际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领军团队、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相对较少。二是人才平台能级有待进一步提高。辖区产业平台较多,但产才融合、人才引领的创新平台较少,基础研究平台、共性技术供给平台还比较缺乏,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等建设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人才发展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供给跟不上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人才安居、人才子女高品质教育、国际化配套等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才 发展 十五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