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生态宜居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生态宜居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生态宜居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docx(5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生态宜居新型城镇化发展规戈U第一章发展现状与态势5第一节主要成就5第二节主要问题6第三节发展态势8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9第一节指导思想9第二节基本原则10第三节发展目标H第三章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3第一节改革人口落户制度13第二节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14第三节建立政府、企业、个人成本分担机制16第四章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16第一节优化全县城镇空间布局16第二节建立五级协同城镇村联动发展模式18第三节重点打造生态宜居县城20第四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26第五节加快建立宜居美丽的新农村格局40第五章强化城镇化发展产业支撑44第一节增强产业支撑作用44第二节优化产业布局45
2、第三节培育超百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战略46第四节培育新兴绿色产业46第六章加快生态示范创建47第一节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47第二节推进生态城镇建设48第三节推进最美县城建设48第四节推进森林城镇建设48第七章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49第一节健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49第二节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51第三节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52第四节城市规划和管理建设水平明显提高53第八章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54第一节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54第二节拓宽城乡建设投融资渠道55第三节完善城镇住房制度56第四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56第五节实施财税扶持政策57第九章保障措施57第一节强化组织领导57第二节完善政策体系5
3、7第三节加强工作调度58第四节实施专项攻坚58第五节抓好宣传教育58附件:策划项目列表59附二:省特色小镇规划要求60刖言县“十五五”生态宜居新型城镇化规划,是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30年)、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30年)和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30年)、县“十五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并参考县空间规划(20262030)。本规划按照“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的要求,突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城镇化需要产业支撑”等关键性问题,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特色,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传承与创新、宜居
4、与宜业的关系,为走出一条有深厚内涵、有闽南特色、有现代品位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提供行动纲领。本规划是指导县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规划。规划期为20262030年。第一章发展现状与态势第一节主要成就“十四五”期间,县提出“山水名城、特色乡镇、美丽乡村”的城乡建设定位,探索走出一条宜居宜游、绿色崛起的“美丽路径”打出最美县城创建、美丽乡村建设和桃溪流域治理“三位一体”的组合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城镇化率逐年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逐年增加。城镇化水平由48%提高到57.8%o到2025年,城镇化率达到57.8%,处于城镇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并且近五年平均每年增加2%。城镇建成区面积不断扩
5、大。中心城区不断发展。城区面积由“十一五”期末15平方公里扩大到2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也逐年增加,2025年达到18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30.5%。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镇水、电、气、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改善;人均居住、公园绿地面积大幅增加,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实施县城“十大提升工程”和五期街道景观改造工程,完成“最美县城”、“花园城市”创建,获评“十大醉美县城”。小城镇试点及特色乡镇建设成效显著。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累计投入10亿元,创建10个美丽镇区、10个精品村、50个县级示范村、137个
6、乡镇级示范村,创建覆盖率89%。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县和全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生态建设得到全面认可。首创“生态优先、统筹资源,多元治水、综合治理”模式,实施桃溪流域综合治理项目377个,完成投资30亿元,实现62公里主河道治理全覆盖,打造了1个国家级、4个省级水利风景区。荣获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全国百个农村污水治理示范县等称号。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0个、市级以上生态村188个,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列。成为全省唯一同时承担主体功能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保护与建设等三项国家
7、级试点的县。第二节主要问题县已步入城镇化的中后期。伴随着发展步伐的加快,县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由于地域空间特点、区位、交通、功能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虽然全县有近60万人口,但是流出的多,进县城的人少,中心城区的综合承载力仍有待提升。县是目前市人口集聚程度较低的县,尚未具备带动全县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城镇化水平低于周边省市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5年县城镇化率57.8%,较之市63.6%仍有将近6个百分点的差距。周边县市中德化县为73.6%、晋江市为64.2%,高于县。在市,县城镇化率处于中等水平,高于安溪县、南安市、惠安县、城镇化水平增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生态 新型 城镇 发展规划
